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尿素生成的英文解釋翻譯、尿素生成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ureagenetic; ureogenetic

分詞翻譯:

尿素生成的英語翻譯:

【化】 ureogenesis
【醫】 ureapoiesis; ureogenesis; ureopoiesis

專業解析

尿素生成(Urea Synthesis),在生物化學領域特指生物體内将有毒的氨(NH₃)轉化為尿素((NH₂)₂CO)的代謝過程。該過程主要發生在哺乳動物肝髒細胞的線粒體和胞質中,是氨解毒的核心途徑,又稱鳥氨酸循環(Ornithine Cycle)或尿素循環(Urea Cycle)。

一、生化過程詳解

尿素生成包含四個關鍵酶促反應步驟:

  1. 氨甲酰磷酸合成

    線粒體内,氨與二氧化碳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Ⅰ) 催化下生成氨甲酰磷酸(Carbamoyl Phosphate)。

    $$ce{2ATP + CO2 + NH3 + H2O -> Carbamoyltext{-}P + 2ADP + P_i}$$ 此步消耗2分子ATP,為限速步驟。

  2. 瓜氨酸合成

    氨甲酰磷酸與鳥氨酸(Ornithine)在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OTC) 作用下生成瓜氨酸(Citrulline),後者轉運至胞質。

  3. 精氨琥珀酸生成

    胞質中,瓜氨酸與天冬氨酸在精氨琥珀酸合成酶(ASS) 催化下形成精氨琥珀酸(Argininosuccinate),消耗ATP生成AMP+PPi。 $$ce{Citrulline + Aspartate + ATP -> Argininosuccinate + AMP + PP_i}$$

  4. 尿素釋放

    精氨琥珀酸經精氨琥珀酸裂解酶(ASL) 分解為精氨酸(Arginine)和延胡索酸。精氨酸在精氨酸酶(Arginase) 作用下水解為尿素和鳥氨酸,完成循環。

二、生理與臨床意義

三、中英術語對照

中文 英文
尿素生成 Urea Synthesis
鳥氨酸循環 Ornithine Cycle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 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I
精氨酸酶 Arginase
高氨血症 Hyperammonemia

參考文獻

  1. Nelson, D. L., &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W.H. Freeman.
  2. Berg, J. M., et al. Biochemistry. W.H. Freeman.
  3.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rea Cycle Disorders." Genetics Home Reference. https://ghr.nlm.nih.gov/condition/urea-cycle-disorders
  4. Mayo Clinic.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test." https://www.mayoclinic.org/tests-procedures/blood-urea-nitrogen/about/pac-20384821

網絡擴展解釋

尿素生成是指通過化學或生物代謝途徑産生尿素(化學式CO(NH₂)₂)的過程,主要分為生物代謝和工業合成兩種方式:

一、生物代謝生成(尿素循環)

  1. 來源與意義
    哺乳動物通過蛋白質代謝産生尿素,這是體内排氨的主要途徑。尿素的形成可避免氨(NH₃)在體内積累,因其具有神經毒性。

  2. 生成步驟

    • 蛋白質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經脫氨基作用産生氨(NH₃)。
    • 尿素循環(鳥氨酸循環):在肝髒中,氨與二氧化碳、水結合,通過一系列酶催化反應生成尿素。關鍵反應簡式為: $$ 2 , text{NH}_3 + text{CO}_2 + 3 , text{ATP} rightarrow text{尿素} + text{H}_2text{O} + 3 , text{ADP} $$ 此過程需消耗能量(ATP)。
  3. 排洩
    生成的尿素通過血液運輸至腎髒,經腎小球濾過後隨尿液排出。


二、工業合成生成

  1. 基本原理
    工業上以液氨(NH₃)和二氧化碳(CO₂)為原料,在高溫高壓下分兩步反應合成尿素:

    • 氨基甲酸铵生成: $$ 2 , text{NH}_3 + text{CO}_2 rightarrow text{NH}_2text{COONH}_4 , (text{氨基甲酸铵}) $$
    • 脫水生成尿素: $$ text{NH}_2text{COONH}_4 rightarrow text{CO(NH}_2text{)}_2 + text{H}_2text{O} $$ 反應條件通常為180–200°C、13.8–24.6 MPa,需使用氧化鋁或矽酸鋁催化劑。
  2. 生産工藝

    • 汽提法:通過高壓汽提塔分解未反應的氨基甲酸铵,回收氨和二氧化碳循環利用。
    • 水溶液全循環法:分離未轉化物并重新投入反應,提升轉化效率。
  3. 轉化率與優化
    合成工序的二氧化碳轉化率約50%–75%,需通過控制溫度、壓力及催化劑活性提高效率。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生産工藝或代謝細節,可參考相關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