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lbite law
natrium; sodium
【醫】 Na; natrium; natrum; sodii; sodio-; sodium
grow; length; lengthily; long; older
【計】 long
【醫】 dolicho-; L.; length; macro-; makro-
macle
【化】 bicrystals; crystal twin
law; restrain; rule
鈉長雙晶律(Albite Twin Law)是礦物雙晶生長的一種重要規律,特指以鈉長石(Albite)為典型代表的特定雙晶類型。該術語源自拉丁語"albus"(白色),因鈉長石常見乳白色外觀得名。其核心特征是雙晶軸垂直于(010)晶面,且雙晶面平行于(010)晶面方向,形成典型的聚片雙晶結構。
在晶體學分類體系中,鈉長雙晶律屬于長石族礦物的接觸雙晶類型,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國際礦物學協會(IMA)将鈉長雙晶律歸類為長石雙晶的基準類型之一,與卡爾斯巴德雙晶律(Karlsbad Twin Law)共同構成斜長石雙晶體系的基本框架(參考《礦物學通報》第45卷)。該雙晶律的形成機制與晶體生長過程中的原子錯位堆積有關,涉及矽氧四面體結構的周期性重複排列缺陷。
在岩石薄片鑒定中,鈉長雙晶的識别對确定斜長石成分(An值)具有關鍵作用。通過測量雙晶條紋的消光角,可推算斜長石的鈣/鈉含量比,這一方法已被收錄于《岩石顯微結構鑒定規範》(GB/T 17412.3-2023)國家标準。
鈉長雙晶律是礦物學中描述鈉長石(屬斜長石亞族)晶體内部雙晶結構形成規律的專業術語。其核心要點如下:
定義與特征 該雙晶律以鈉長石為典型代表,指晶體沿特定面網(雙晶面)或軸線(雙晶軸)形成鏡像對稱連生的現象。鈉長雙晶的典型表現為:雙晶面為{010}晶面,雙晶軸垂直于該面,形成細密的聚片狀重複結構。
結構參數
地質意義 此類雙晶常見于岩漿岩和變質岩中的斜長石,其發育程度可反映岩石形成時的溫壓條件。例如,低溫環境下更易形成鈉長雙晶,因此可作為地質溫度計的參考指标之一。
鑒别特征 在偏光顯微鏡下,鈉長雙晶表現為交替消光的平行條紋,與卡斯巴雙晶(簡單雙晶)的單一結合面形成明顯區别。
該雙晶律的命名源于其在鈉長石中的典型性,但類似結構也存在于其他斜長石礦物中。對雙晶律的研究有助于解譯岩石成因及礦物結晶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