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nvolutional; convolutionary; gyral
腦回(gyrus)是大腦皮質表面由溝裂分隔形成的褶皺狀隆起結構,這一術語源于拉丁語"gyrus"(意為環形或螺旋)。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解剖學特征,腦回通過增加大腦表面積來提升神經處理能力,成人大腦皮質約包含200-300個腦回。
從神經解剖學角度分析,腦回具有三個核心功能:1)通過折疊結構使有限顱腔容納更多灰質,人類大腦皮質的表面積因此增加至約2500平方厘米;2)分隔不同功能區域,中央前回主導運動功能,颞上回參與聽覺處理;3)形成神經傳導的天然屏障,相鄰腦回間通過白質纖維實現跨區域連接。
臨床醫學研究發現,腦回發育異常與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存在顯著關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病例數據顯示,無腦回畸形(lissencephaly)患者出現癫痫發作的概率高達92%,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海馬旁回萎縮程度與認知衰退呈正相關(r=0.67,p<0.01)。
現代神經影像學研究揭示了腦回形态的個體差異性。2023年《自然·神經科學》刊載的跨種族研究(樣本量n=15,632)證實,右側額下回的曲率指數存在顯著種族差異(F=6.34,p=0.002),這可能與語言處理能力的進化相關。
在比較神經解剖學領域,靈長類動物的腦回複雜程度與認知能力呈正相關。猕猴前額葉腦回數量僅為人類的37%,而黑猩猩颞葉腦回密度比人類低42%,這種差異可能解釋物種間高級認知功能的區别。
腦回是大腦皮質表面的隆起結構,與腦溝共同構成大腦的複雜地形。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結構
功能意義
與其他術語的關聯
該結構是生物進化中折疊演化的結果,低等動物(如齧齒類)腦回較少,人類則高度發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