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幕府時代英文解釋翻譯、幕府時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shogunate

相關詞條:

1.tycoonate  

分詞翻譯:

幕的英語翻譯:

act; curtain; screen; veil
【醫】 tentoria; tentorium; veil

府的英語翻譯:

government office; mansion; official residence

時代的英語翻譯:

a period in one's life; age; epoch; era; times
【經】 age

專業解析

幕府時代(Shogunate Period)是日本曆史上以軍事政府為核心統治形态的特殊政治時期,其名稱源于“幕府”一詞的漢英雙解——字面義為「軍事指揮部的帳篷」(tent headquarters),引申為「将軍的行政機構」。該時期從1192年源賴朝獲封“征夷大将軍”設立鐮倉幕府開始,至1867年江戶幕府末代将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結束,持續近700年。

核心特征解析:

  1. 二元政權結構

    天皇保留宗教象征地位,實際統治權由幕府将軍掌控。這種“公武分治”模式在《百僚訓要》(13世紀宮廷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京都朝廷負責祭祀與文化事務,而幕府掌握軍事、法律及土地分配權。

  2. 軍事封建體系

    幕府通過“禦家人制度”維系統治,武士階層(Samurai)構成權力基礎。牛津大學日本史研究顯示,江戶幕府時期形成的“參勤交代”制度,要求各地大名定期赴江戶述職,有效加強了中央集權。

  3. 三大曆史分期

文化影響

《日本藝術史綱》指出,能劇、茶道等傳統文化在室町幕府時期完成體系化,而江戶時代浮世繪與町人文化的繁榮,則體現了幕府統治下市民階層的興起。

網絡擴展解釋

幕府時代是日本曆史上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實行軍事封建統治的時期,其核心特征是以“幕府”為最高權力機構,天皇則作為象征性元首存在。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起源

幕府(Bakufu)一詞源自漢語,原指将軍出征時的營帳,在日本特指以“征夷大将軍”為首的武士政權。該制度下,将軍通過軍事力量實際統治國家,形成“武家政治”,而天皇僅保留名義上的權威,形成“公武二元”政治格局。

2.時間範圍

幕府時代共延續近700年,從1185年鐮倉幕府建立至1867年江戶幕府終結,分為三個主要時期:

3.政治與社會結構

4.終結與影響

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入侵導緻幕府統治危機,最終通過倒幕運動和明治維新(1868年)結束幕府時代。天皇重新掌權,日本開啟近代化進程。幕府時代對日本的政治集權、武士道文化及封建制度影響深遠,江戶幕府的政策(如鎖國令)也塑造了獨特的日本社會形态。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事件或文化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6、7、14)進一步查閱。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