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irectory description block
在漢英詞典的專業視角中,“目錄描述塊”是文檔結構或信息系統中用于組織内容的核心元素。該術語可分解為三部分進行釋義:
目錄(Catalog/Table of Contents)
漢語中指按順序排列的條目清單,英語對應“catalog”或“table of contents”,常見于書籍、網站導航或數據庫管理。例如《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定義目錄為“系統化編排的内容索引”(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描述(Description)
作為對目錄條目的解釋性文本,漢語“描述”對應英語“description”,強調用文字闡明條目屬性。劍橋詞典指出其功能為“通過細節說明對象特征”(Cambridge Dictionary, 2023)。
塊(Block)
在技術語境中,“塊”指具有獨立功能的代碼或内容單元,英語譯為“block”。ISO/IEC 2382标準定義其為“可識别且可操作的數據集合”(ISO, 2021)。
綜合應用場景中,“目錄描述塊”常見于以下領域:
權威參考資料:
“目錄描述塊”是一個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核心概念解析
技術定義 該術語英文為directory description block,指文件系統中用于記錄目錄屬性信息的數據結構。例如在FAT/NTFS等文件系統中,每個目錄會對應一個描述塊,存儲以下信息:
- 目錄名稱及路徑
- 創建/修改時間戳
- 訪問權限控制列表
- 子文件/子目錄的入口指針
應用場景 主要出現在操作系統開發、存儲系統設計等領域。當程式需要遍曆目錄結構時,系統會通過讀取目錄描述塊獲取目錄的完整信息。
擴展說明:在UNIX類系統中,目錄描述塊通常與inode結構關聯,通過struct dirent
等數據類型實現(如Linux内核源碼中的目錄操作接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