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靜"作為漢語常用詞彙,在漢英詞典中具有多維度釋義體系,其核心語義場可歸納為以下三個層級:
一、物理環境維度 指無顯著聲波振動的狀态,對應英語"quiet"或"silent"。《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沒有聲音;沒有喧嘩",如"安靜的圖書館適合閱讀"。牛津大學出版社《漢英大詞典》特别标注該詞在公共場合的警示用法,如"請保持安靜(Please keep quiet)"。
二、人物狀态維度 描述人類行為的靜态特征,對應英語"calm"或"still"。劍橋英語詞典指出該詞可形容"不活動或靜止的人",如"孩子們安靜地坐着(The children sat still)"。此釋義常見于心理治療領域,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健康報告将其列為情緒穩定的外在表現指标之一。
三、抽象概念維度 引申指代非物理性的平和狀态,對應英語"peaceful"。《中華漢英大辭典》收錄其哲學層面的應用,如"心靈的安靜(peace of min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産保護文件中,該詞被用于描述傳統文化傳承所需的穩态環境。
近義詞辨析方面,《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強調"quiet"側重客觀聲響度,"calm"着重主觀情緒控制,而"peaceful"多指宏觀層面的和諧狀态。這種語義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2010.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20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Report. 2022.
中華書局. 中華漢英大辭典. 2020.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2021.
Longman.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Pearson,2024.
“安靜”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1. 基本義:無聲音幹擾的狀态
2. 行為狀态:保持沉默或靜止
3. 性格特質:沉穩文靜
4. 抽象引申:平靜安甯
近義詞辨析:
典型搭配:
文化内涵: 在東方文化中,安靜常與修養關聯(如禅宗追求的心靜);西方文學中也常以安靜烘托懸疑或孤獨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