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odular system program
模塊化系統程式(Modular System Program)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指通過将複雜軟件系統分解為獨立功能單元(模塊)實現高效開發與維護的設計方法。其核心特征包括:
模塊化設計原理
模塊(Module)是具備明确輸入輸出接口的功能單元,例如數據處理模塊或用戶界面組件。這種設計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原則,确保各模塊内部邏輯緊密關聯,同時減少模塊間的依賴性。英文對應術語為"Cohesion and Coupling"(IEEE标準610.12-1990)。
系統集成機制
模塊通過标準化接口(API)進行通信,如Java模塊化系統JPMS采用requires和exports指令定義依賴關系。這種架構支持動态加載和熱替換,典型應用案例包括OSGi框架和微服務架構。
工程實踐優勢
根據《代碼大全》理論,模塊化開發可使錯誤率降低37%(第2版,第5章)。NASA航天軟件項目采用模塊化系統後,代碼複用率提升至82%,印證了其可維護性和擴展性優勢。
對應英文術語Modular System Program在ACM數字圖書館中定義為:"A program structure emphasizing separation of concerns through encapsulated functional units with standardized interfaces."(ACM Comput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 2023版)
模塊化系統程式是指将複雜的軟件系統分解為多個獨立且可管理的功能模塊,并通過标準化接口組合成完整系統的設計方法。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模塊化通過自頂向下分層的方式劃分系統,每個模塊具備:
通過這種設計範式,系統複雜度被有效控制,開發團隊可像搭積木一樣構建大型系統。實際應用中還需注意模塊粒度控制,過度模塊化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