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nerary objects
dark; deep; obscure; stupid; the nether world
implement; organ; utensil; ware
【醫】 apparatus; appliance; crgan; device; organa; organon; organum; vessel
冥器(míng qì)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專指為逝者陪葬的器物,英文可譯為"funerary objects"或"grave goods"。根據《漢英綜合大詞典》的釋義,該詞特指"古代墓葬中供奉給死者的物品"(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英綜合大詞典》第三版)。
從考古學視角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中國喪葬制度史》指出,冥器主要包含三大類物品:1)仿生活用具的陶制模型(如陶屋、陶竈);2)象征身份的禮器(如玉琮、青銅鼎);3)宗教儀式用品(如鎮墓獸)。大英博物館在中國商周青銅器特展中特别說明,青銅冥器常鑄有銘文,兼具"溝通陰陽"與"彰顯墓主地位"的雙重功能(來源:大英博物館2024年亞洲藝術展)。
故宮博物院文物鑒定專家在《明器考》中強調,漢代冥器制作已形成完整體系,僅陶制冥器就包含谷倉罐、雞舍、豬圈等20餘種生活場景模型,這些文物為研究古代社會結構提供了實物證據(來源:故宮出版社《中國古代冥器研究》)。現代學術研究通過碳14測年等技術,已建立各朝代冥器形制的演變圖譜,相關成果發表于《亞洲考古學》期刊(來源:《亞洲考古學》2023年第4期)。
“冥器”是古代喪葬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冥器指專為逝者制作的隨葬器物,又稱“明器”。早期多指實物殉葬品,後期演變為焚燒給亡者的紙制品,如紙錢、紙衣等。
當代祭祀仍保留焚燒紙制冥器的習俗,如紙錢(冥財)、紙質電器模型等,但多被視為民俗符號而非宗教儀式。
注:如需查看完整文獻依據,可訪問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對應、7、8)。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