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inkowski metric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goodman; husband; sister-in-law
this
【化】 geepound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醫】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consideration; tolerance; degree; limit; linear measure; surmise; estimate
extent
【計】 degrees; k.w.h.
【化】 dimension; kilowatt hour
【醫】 Deg.; degree
【經】 degree
advise; compasses; dividers; gauge; plan; rule
【醫】 gage; gauge
闵可夫斯基度規(Minkowski Metric)是狹義相對論中描述平坦時空(即無引力場時的時空)基本幾何結構的核心數學工具。它由德國數學家赫爾曼·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于1908年提出,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提供了優雅的四維時空表述框架。
1. 數學定義與形式 闵可夫斯基度規通常用對角矩陣表示。在采用國際單位制且時間單位為秒(s)、空間單位為米(m)時,其線元表達式為: $$ ds = -cdt + dx + dy + dz $$ 其中:
度規張量 $eta{mu u}$ 的矩陣形式為: $$ eta{mu u} = begin{pmatrix} -1 & 0 & 0 & 0 0 & 1 & 0 & 0 0 & 0 & 1 & 0 0 & 0 & 0 & 1 end{pmatrix} $$ 此處采用 $(-,+,+,+)$ 符號約定(另有部分文獻使用 $(+,-,-,-)$ 約定)。
2. 物理意義與核心概念
3. 與經典物理的對比 區别于牛頓力學的歐幾裡得度規($ds = dx + dy + dz$),闵可夫斯基度規的時間項前的負號導緻:
4. 曆史背景與應用 闵可夫斯基在1908年科隆演講《空間與時間》中首次提出此度規,将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重構為四維時空幾何理論。該度規現廣泛應用于:
權威參考文獻
闵可夫斯基度規是四維時空(闵可夫斯基空間)中的幾何度量規則,用于描述狹義相對論中的時空結構。其核心特點是通過引入符號差異區分時間和空間維度,從而定義時空間隔的不變性。
闵可夫斯基度規的數學形式為度規張量,通常表示為: $$ eta_{mu u} = begin{pmatrix} 1 & 0 & 0 & 0 0 & -1 & 0 & 0 0 & 0 & -1 & 0 0 & 0 & 0 & -1 end{pmatrix} $$ (另一種符號約定可能将時間分量設為負號)。兩事件$(t_1,x_1,y_1,z_1)$與$(t_2,x_2,y_2,z_2)$的時空間隔為: $$ s = (t_1-t_2) - (x_1-x_2) - (y_1-y_2) - (z_1-z_2) $$ 該間隔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保持恒定。
特性 | 闵可夫斯基度規 | 歐幾裡得度規 |
---|---|---|
維度 | 四維時空(1時間+3空間) | 三維空間 |
符號差異 | 時間與空間分量符號相反 | 所有分量符號相同 |
間隔類型 | 可正、可負、可零 | 始終非負 |
應用領域 | 相對論物理學 | 經典幾何學 |
更多細節可參考物理學教材或專業文獻,如、4、8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