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iffusion constant
fill; permeate; pervade; smoke; spread all over the place; suffuse
【醫】 diffuse
constant; invariable
【計】 C
【化】 constant
【醫】 constant
【經】 constant
彌漫常數(Diffusion Constant)是描述物質在介質中擴散速率的物理量,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及跨學科視角的詳細解釋:
漢語釋義
“彌漫”指物質在空間中的緩慢滲透與散布(如氣味彌漫),“常數”表示固定數值。合并為“彌漫常數”時,特指量化擴散效率的恒定參數。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英語對應詞
英文術語為"Diffusion Constant" 或"Diffusion Coefficient"(符號常記為 $D$),其定義式為菲克第一定律:
$$ J = -D frac{partial phi}{partial x} $$
其中 $J$ 是擴散通量,$phi$ 為物質濃度,$x$ 為擴散方向距離。
來源:《英漢科技術語詞典》(科學出版社)
物理學領域
在布朗運動中,彌漫常數 $D$ 與粒子均方位移相關:
$$ langle x rangle = 2Dt $$
該公式被用于研究膠體粒子動力學。
參考:Einstein, A. (1905). Annalen der Physik
生物醫學領域
藥物在組織中的擴散速率由彌漫常數決定,例如計算藥物透皮吸收效率時需測定 $D$ 值。
來源:FDA《藥物吸收動力學指南》
環境科學
污染物在土壤或水體中的擴散模型依賴 $D$ 值預測傳播範圍,如石油洩漏的擴散模拟。
來源:USEPA《污染物遷移分析手冊》
介質類型 | 典型彌漫常數 (m²/s) | 應用場景 |
---|---|---|
氣體(空氣中氧氣) | $2.1 times 10^{-5}$ | 呼吸系統氣體交換分析 |
液體(水中蔗糖) | $5.2 times 10^{-10}$ | 食品工業溶質遷移研究 |
生物膜(細胞膜) | $10^{-14} sim 10^{-12}$ | 藥物遞送系統設計 |
注:具體數值需根據溫度、壓力等參數修正,詳見國際标準ISO 80000-9:2019《物理化學量》
根據您的查詢,“彌漫常數”這一組合詞在常規漢語詞彙或數學術語中并不存在。以下将分别解釋“彌漫”和“常數”的詞義:
詞義:指(煙塵、霧氣、氣味、光線等)充滿或布滿某個空間,強調全方位散布的狀态。
用法:
清晨的霧氣彌漫在山谷間,遠處的景色若隱若現。
詞義:數學或科學中指固定不變的數值,例如圓周率π、自然對數底數e等。
特點:
在公式中,常數通常用大寫字母C表示。
該組合詞可能是用戶自創或特定領域的術語。建議:
如需更專業的信息,請提供更多語境或查閱權威學術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