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teriae auditiva interna; arteriae labyrinthi
迷路動脈(Labyrinthine Artery)是内耳供血的主要血管,又稱内聽動脈(Internal Auditory Artery)。該血管起源于小腦前下動脈(AICA)或基底動脈,經内耳道進入颞骨岩部,分布于耳蝸、前庭及半規管等結構。其分支包括耳蝸總動脈和前庭動脈,分别負責聽覺與平衡功能相關區域的微循環。
解剖學研究發現,迷路動脈管徑約0.2-0.5毫米,存在顯著個體差異。臨床數據顯示該血管栓塞可能導緻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耳聾(SSNHL),占耳源性眩暈病例的15%-20%。神經外科手術中需特别注意保護該血管,因其損傷可能引發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胚胎學研究指出,迷路動脈在妊娠第8周完成主要分支發育,其變異類型與先天性耳畸形存在相關性。影像學領域通過3D-TOF-MRA技術可實現該血管的無創顯影,為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迷路動脈,又稱内聽動脈(),是内耳的主要供血動脈,其名稱源于血管走行曲折如迷宮。以下是詳細解析:
形态特征
平均直徑僅0.18毫米(約棉線粗細),走行于内耳道深處,伴隨前庭蝸神經和面神經,路徑錯綜複雜。
血管起源
83.6%起于小腦下前動脈,12.3%起于基底動脈,4.1%起于小腦下後動脈。部分分支在進入内耳道後形成專屬内耳的動脈系統。
供血範圍
作為内耳唯一供血動脈,負責面神經、前庭蝸神經及耳蝸、前庭器的營養供應。由于側支循環極少,易因痙攣或血栓導緻内耳缺血。
預警作用
迷路動脈供血不足時,可能引發耳堵、耳鳴或聽力下降。這些症狀常預示腦血管問題,使腦中風風險比健康人群高6倍。
栓塞後果
若發生栓塞,可能造成突發性耳聾、面神經麻痹或前庭功能障礙。
手術中需特别注意保護此動脈,尤其在橋小腦角和内耳道區域的操作中,損傷可能導緻不可逆的聽力或神經損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