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iquor saponis aethereus
aether; ether
【化】 aether; ***thyl ether; ether; ethyl ether
【醫】 aether; aethylis oxidum; ether; naphtha vitrioli
soap
【化】 chip soap; soap
【醫】 sapo; sapones; soap
醚肥皂(Ether Soap)是脂肪酸與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通過加成反應生成的聚氧乙烯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化學名稱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其核心特征是在疏水基(脂肪酸鍊)與親水基(羧基)之間引入了醚鍵(-O-)結構,顯著增強了水溶性和表面活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分子通式為R-COO-(CH₂CH₂O)ₙH,其中:
通過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可達 30 mN/m 以下),實現高效乳化、分散作用,尤其適用于礦物油乳化(HLB 值 8-18 可調)。
醚鍵穩定性使其在硬水及高鹽環境中仍保持活性,優于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聚氧乙烯鍊可被微生物分解,環保性優于部分合成表面活性劑(參考 OECD 301 标準)。
定義其為“由脂肪酸與環氧乙烷縮合而成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登記號9004-96-0,歸類于 "Surfactants - Nonionic" 類别。
列入注冊物質清單,标注功能為乳化劑、清潔劑(EC Number 500-012-2)。
參考文獻來源
“醚肥皂”并非現代常見術語,結合“醚”和“肥皂”的獨立含義,可嘗試作如下解釋:
醚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通式為R-O-R'(R、R'為烴基)。常見如乙醚($(C_2H_5)_2O$),具有揮發性、易燃性,常用作溶劑或麻醉劑。古籍中“醚”亦與“醉”相關,可能指其麻醉特性。
肥皂是通過皂化反應制成的清潔劑,主要成分為脂肪酸金屬鹽。古代用皂莢或肥珠子制成丸狀洗滌劑,現代多為化學合成,具有乳化去污作用。
該詞未在常規化學或日用産品中出現,推測可能指:
若涉及專業領域(如化學配方),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查閱有機合成類文獻。日常清潔用品中,普通肥皂已能滿足需求,無需添加醚類物質。
如需進一步分析,請補充具體語境或資料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