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待遇的承諾英文解釋翻譯、免稅待遇的承諾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zero-duty bindings
分詞翻譯:
免稅的英語翻譯:
【經】 duty free; exempt from taxes; exemption; exemption from duty
exemption of tax; free of duty; free of tax; immune from taxation
tax exemption; zero rates of duty; zero-rating
待遇的英語翻譯:
pay; remuneration; salary; treatment; wages
【經】 terms of employment; treatment
承諾的英語翻譯:
acceptance; compliance; consent
【經】 commitments; promises
專業解析
"免稅待遇的承諾"是一個在國際貿易、投資協定和海關法規中常見的法律術語,指締約方(通常是國家或地區政府)在法律文件或協議中作出的、保證給予特定主體(如另一締約方的企業、商品、服務或投資者)免除關稅或其他進口稅費的正式義務聲明。其核心含義可從漢英詞典角度拆解分析:
-
免稅待遇 (miǎnshuì dàiyù) - Duty-Free Treatment
- 漢義解析: "免稅"指免除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等稅費;"待遇"指給予的地位、條件或權利。合指特定對象在跨境流動時享受的免除繳納相關稅費的優惠條件。
- 英譯解析: "Duty-Free Treatment"是國際通用法律術語。其中"duty"特指海關關稅,"free"表示免除,"treatment"指給予的對待或安排。該術語強調的是一種非歧視性的、優惠的稅費豁免安排,而非臨時性或一次性的豁免。來源:世界海關組織《國際海關術語彙編》對"Duty-Free Treatment"的定義,指在特定條件下免除通常應征收的進口關稅和稅費的制度安排。
-
的承諾 (de chéngnuò) - Commitment / Undertaking
- 漢義解析: "承諾"指對某項事務答應照辦、負有責任的諾言或保證,具有法律約束力。
- 英譯解析: "Commitment"或"Undertaking"在法律語境下指一方作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證或義務承擔。它強調該免稅待遇并非隨意給予的優惠,而是基于國際條約、國内法或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而産生的強制性義務。來源: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條約法公約術語指南》指出,"Commitment"指條約締約方受條約條款約束的法律義務。
綜合釋義:
因此,"免稅待遇的承諾"的完整含義是指:一個主權國家、關稅區或政府實體,通過籤訂國際協定(如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頒布國内法律法規或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決定等形式,正式承擔并保證向符合特定條件的另一方(或其商品、服務、投資者等)提供免除進口關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義務。 其核心要素包括:
- 法律約束力: 該承諾是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違反可能導緻國際争端或需承擔國家責任。
- 特定對象與條件: 免稅待遇通常僅適用于協議締約方之間、特定種類的商品(如原産于締約方的貨物)、服務或符合資格的投資者,并可能附帶原産地規則等條件。
- 穩定性與可預期性: 此類承諾旨在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提供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降低交易成本。
應用場景舉例:
- 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中,中國對原産于東盟成員國的特定商品作出了分階段減免直至免稅的承諾。
- 某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在其《貨物貿易減讓表》中對特定進口産品作出了免稅待遇的承諾。
- 經濟特區法規可能包含對區内企業進口生産設備給予免稅待遇的承諾。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 (FTA Service Network of China): 由商務部主辦,詳細發布中國籤署的各自由貿易協定文本及關稅減讓承諾表,是查詢中國所作"免稅待遇承諾"的官方平台。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配套法規: 規定了關稅減免的法定情形和程式,是理解國内法層面"免稅待遇"及其政府承諾的法律基礎。來源: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 《元照英美法詞典》: 對"Duty-Free"、"Commitment"等術語有精準的法律釋義。來源:權威法律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免稅待遇的承諾是指納稅人或機構在享受免稅政策時,需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使用條件作出書面保證的行為。這種承諾通常以協議或聲明形式存在,具有法律效力,其核心内容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定義與性質
免稅待遇是國家為鼓勵特定經濟活動或扶持特定群體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免除全部應納稅款(、)。承諾則是享受該政策的前提條件,要求申請人保證免稅标的物或收入的合法用途。
-
核心承諾條款
- 用途限制:承諾免稅物品僅用于自用或贈予,禁止二次銷售或商業牟利()。
- 信息真實性:申請人需對提交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後果()。
- 配合審查義務:接受并配合稅務機關或免稅機構的監督檢查()。
- 違反後果
若違背承諾,需承擔賠償責任及法律責任。例如,明确指出,二次銷售免稅物品需賠償免稅店全部損失,并自行承擔違法責任。
政策分類:免稅待遇可分為法定免稅(稅法明确列舉)和特定免稅(臨時性政策)(),承諾條款會根據不同免稅類型有所差異。這類承諾機制既保障了稅收優惠政策有效落實,也平衡了國家財政利益與納稅人權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