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gossyplure
棉蟲誘蟲酯(英文:Helicoverpa armigera attractant ester)是農業領域中用于棉花害蟲防控的合成信息素類化合物。其化學名稱為(Z)-11-十六碳烯乙酸酯,屬于鱗翅目昆蟲性信息素類似物,通過模拟雌性棉鈴蟲釋放的交配信號,幹擾雄性成蟲定位雌蟲的能力。
該化合物通過特殊緩釋裝置在棉田中使用,能有效降低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交配成功率。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實驗數據,合理施用可使棉田害蟲密度下降60%-80%,同時減少化學農藥用量。美國農業部(USDA)将其列為環境友好型害蟲管理(IPM)技術核心成分,作用機理符合昆蟲神經受體特異性結合理論。
使用規範需參照《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8321),建議每畝用量0.5-1.0克有效成分,施藥間隔期為10-15天。中國農藥信息網公示其毒性分級為微毒,對蜜蜂等非靶标生物安全系數較高。
"棉蟲誘蟲酯"的英文翻譯為gossyplure。該詞屬于化學領域術語,具體釋義如下:
詞源解析
該名稱由"棉蟲"(cotton pest)和"誘蟲酯"(insect-attractant ester)構成,指代一種針對棉蟲的酯類化合物誘劑。
化學屬性
作為昆蟲信息素類似物,常用于農業害蟲防治,通過模拟雌性棉蟲釋放的性信息素,吸引雄性棉蟲至誘捕裝置。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棉田蟲害監測與綜合治理,屬于環境友好型生物防治手段,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建議通過海詞詞典或漢英詞典的原文鍊接獲取更詳細的專業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