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re-eruptive phase
bud; germinate; sprout
come out; exceed; go
【醫】 e-; ex-
early days; prophase
【醫】 prophase; protophase
【經】 last term; previous period; prior period
萌出前期(Pre-eruptive Stage) 指牙齒發育過程中,牙冠在颌骨内完全形成後、但尚未突破牙龈組織進入口腔的生理階段。該階段的核心特征是牙胚在牙槽骨内進行位置調整和軸向定位,為後續萌出做準備。
牙根發育啟動
牙冠礦化完成後,赫特威上皮根鞘(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引導牙根開始形成,同時牙囊細胞分化為成牙骨質細胞和成骨細胞,建立牙周膜結構雛形 。
萌出道建立
牙齒通過骨吸收(osteoclast-mediated resorption)在颌骨内開辟路徑,乳牙的萌出道受繼承恒牙胚位置影響,例如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胚會推動乳磨牙牙根吸收 。
X線片可觀測牙冠形态、鈣化程度及與鄰牙的位置關系,預判阻生風險(如第三磨牙近中傾斜角>25°提示阻生概率增加)。
含牙囊腫(dentigerous cyst)多在此階段形成,表現為牙冠周圍>2mm的透射影;釉質發育不全(amelogenesis imperfecta)可通過顯微CT檢測釉質礦化缺陷 。
牙齒類型 | 萌出前期持續時間 |
---|---|
乳中切牙 | 3-6個月 |
第一恒磨牙 | 2-3年 |
第三恒磨牙 | 可達10年 |
文獻說明:因未檢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資源,本文依據牙胚發育經典理論及臨床研究共識撰寫。建議參考權威教科書:Ten Cate's Oral Histology(第9版)第5章,或期刊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20年發表的牙萌出分子機制綜述(DOI: 10.1177/0022034520913247)。
牙齒的“萌出前期”是牙齒發育的重要階段,具體指牙齒在突破牙龈進入口腔前的準備期,主要涉及牙胚的移動和骨組織的改建。以下是詳細解釋:
萌出前期是牙齒萌出過程的第一個階段,發生在牙根形成之前。此時牙冠已完成部分組織生長和鈣化,牙胚開始向咬合面(即未來牙齒的功能位置)移動,并伴隨颌骨的發育調整。
牙胚移動時,其移動方向的骨組織發生吸收,而相反方向則有新骨形成,這一動态過程為牙齒萌出創造了通道。例如,下颌乳牙通常比上颌同名牙更早開始移動。
此階段為牙齒萌出奠定基礎,确保牙齒在萌出期能夠順利突破牙龈并建立咬合關系。若牙胚移動受阻或骨改建異常,可能導緻萌出延遲或異位萌出。
注:萌出前期屬于牙齒發育的骨内階段,需與後續“萌出期”(牙根形成并突破牙龈)和“萌出後期”(建立咬合及牙周組織成熟)區分。以上信息綜合了醫學文獻中的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