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labella; glabellum; intercilium; mesophryon
眉間(glabella)是解剖學術語,專指人體面部兩眉之間的凹陷區域。該詞源自拉丁語“glabellus”,意為“光滑的”,因其在多數成年個體中呈現無毛發的平坦特征而得名。在《牛津漢英大詞典》(第3版)中,“眉間”被明确标注為“glabella”,并定義為“前額中央兩眉交界處的骨性突起”。
從醫學解剖角度,眉間區域包含額骨的最前突部分,其下方與鼻骨相接,構成面部T區的重要解剖标志。《格氏解剖學》(第42版)特别強調該區域在顱面測量和整形外科中的定位價值,臨床上常用于注射美容的進針定位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個部位被稱為“印堂”,相學認為其形态與運勢相關。明代《三命通會》記載:“印堂光明如鏡,學問皆通”,反映了古代對該區域的特殊認知。現代漢語語境下,“眉間緊鎖”“眉間川字紋”等表述常見于文學作品,用以刻畫人物焦慮或沉思的神态特征。
“眉間”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解剖學定位
指兩眉之間的區域,即額部中央的平坦隆起部位,對應鼻根上方的額骨或正中矢狀斷面經過的點。
書寫與讀音
在文學作品中,“眉間”常用來描述人物的神态或情緒,例如: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兼具生理結構描述和情感表達的雙重功能。如需更專業的醫學定義,可參考解剖學資料;文學用法則常見于古典詩詞及現代小說。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滬江詞典、漢典等權威來源,完整信息可查看相關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