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馬氏體英文解釋翻譯、馬氏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artensite

分詞翻譯:

馬的英語翻譯: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醫】 hippo-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體的英語翻譯:

body; style; substance; system
【計】 body
【醫】 body; corpora; corps; corpus; leukocytic crystals; scapus; shaft; soma
Somato-

專業解析

馬氏體 (Mǎshìtǐ / Martensite)

定義與本質

馬氏體是鋼鐵材料中一種重要的顯微組織,由高溫奧氏體(Austenite)通過快速冷卻(淬火)發生非擴散型相變而形成。其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BCT,低碳時接近體心立方BCC),碳原子以過飽和形式固溶于鐵晶格中,導緻晶格畸變。這種結構賦予馬氏體高硬度、高強度的特性,但韌性較低。

命名來源

術語“馬氏體”源于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Adolf Martens, 1850–1914)。他在19世紀末首次通過顯微鏡觀察到鋼中這一獨特的針狀/闆條狀組織,國際學界以其姓氏命名(Martensite)。中文譯名“馬氏體”即由此音譯而來。

核心特征

  1. 形成機制:奧氏體在臨界冷卻速率下發生切變式相變(無擴散),碳原子無法析出,形成過飽和固溶體。
  2. 組織形态:
    • 闆條馬氏體(低碳鋼):平行排列的闆條束,具有一定韌性。
    • 片狀馬氏體(高碳鋼):針狀或透鏡狀,伴有顯微裂紋。
  3. 性能特點:
    • 硬度隨碳含量升高而顯著增加(如0.2%C鋼硬度約500 HV,1.0%C鋼可達800 HV)。
    • 高内應力導緻脆性,需通過回火(Tempering)調整性能。

應用領域

馬氏體是刀具、軸承、齒輪等高強度零件的核心強化組織。例如:

命名規範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T 7232 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馬氏體"為規範術語,對應英文"martensite"。其定義強調"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及"非擴散相變"特性。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科學大辭典》冶金工業出版社,2013.
  2. 國家标準《GB/T 7232-2012 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
  3. 經典教材《材料科學基礎》(胡赓祥等,上海交大出版社)第8章相變原理.
  4. ASM International, Atlas of Microstructures of Industrial Alloys, Vol.7.

網絡擴展解釋

馬氏體(Martensite)是金屬材料中一種重要的顯微組織,常見于鋼和其他合金中,其名稱源于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Adolf Martens)。以下是關于馬氏體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形成條件

馬氏體是鋼或合金在快速冷卻(如淬火)過程中,奧氏體(高溫穩定相)通過無擴散相變形成的亞穩态組織。其形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2.晶體結構與特征


3.性能特點


4.應用與後續處理

馬氏體直接應用較少,通常需通過回火(加熱至150-650°C)調整性能:


5.擴展知識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合金的馬氏體轉變機制或工業應用案例,可提供更具體的方向繼續探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