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rivet hole
【醫】 counter sunk
鉚釘孔(rivet hole)指在金屬闆、複合材料等工件上預先加工出的圓形孔洞,用于容納鉚釘杆體以實現機械連接。根據《機械工程名詞》(科學出版社,2003版),該術語在工程領域特指滿足鉚接工藝要求的定位孔,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尺寸公差控制
孔徑需與鉚釘直徑形成H9/h9間隙配合,公差範圍通常為±0.05mm,确保鉚釘插入時兼具順暢性與定位精度(參考《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第3卷,2018年)。
表面處理要求
孔壁需進行倒角處理以消除毛刺,航空制造領域更要求孔口實施冷擠壓強化工藝,提升疲勞強度(《航空制造工程手冊·連接技術分冊》第2章,2020年)。
位置精度标準
根據GB/T 19876-2005《機械安全 與人體部位接近速度相關的防護裝置定位》延伸應用,鉚釘孔群的位置度誤差需控制在0.1mm以内,确保裝配一緻性。
配合功能區分
通孔(through hole)與盲孔(blind hole)的深徑比需符合鉚釘類型要求,例如抽芯鉚釘適用孔深為釘體長度+0.2mm,而實心鉚釘需預留1.2-1.5倍直徑的變形空間(《鉚接工藝學》第4章,2016年)。
鉚釘孔是機械工程和制造領域中用于鉚接工藝的專用孔結構,其定義、功能及應用可歸納如下:
基本定義
鉚釘孔全稱鉚釘通過孔,是零件上用于穿過鉚釘的孔洞,通過鉚釘的形變或過盈配合實現構件間的永久性連接。鉚釘通常為金屬圓杆,一端預制釘頭,另一端在插入孔後通過壓接或錘擊形成第二個釘頭以固定構件。
結構與功能
應用領域
工藝要求
孔的直徑需略大于鉚釘杆(通常大0.1-0.2mm),以保證鉚接時材料流動填充間隙。熱鉚時需預加熱鉚釘至紅熱狀态,再通過氣動或液壓設備成型。
擴展類型
除通孔外,還有沉頭孔(用于隱藏鉚釘頭)、台階孔(適應不同直徑鉚釘)等變體設計,以滿足不同場景的強度與美觀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