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Ranunculus acris L.
毛茛(學名:Ranunculus japonicus)是毛茛科毛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英文通用名為"Japanese buttercup",屬名"Ranunculus"源自拉丁語"rana"(青蛙),指該屬植物常生長在潮濕環境中。
形态特征上,毛茛植株高30-70厘米,莖部密被柔毛。葉片呈掌狀分裂,基生葉具長柄。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其典型特征為鮮黃色五瓣花冠直徑約1.5-2.2厘米,聚合果呈球形。花期集中在4-9月,適生于海拔200-2500米的濕潤草地或溪邊。
該植物在中國各省廣泛分布,《中華本草》記載其全草含原白頭翁素等活性成分,但具有強烈刺激性毒性。傳統醫學中,經炮制後的鮮草外敷可治療風濕痛、淋巴結核等症。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在植物分類體系中,毛茛屬全球約有400種,中國分布有78種。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将其歸入觀賞植物分類,但提示接觸汁液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反應。美國農業部植物數據庫顯示,該物種在北溫帶地區均有自然分布。
毛茛是一種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特征 毛茛學名為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俗稱“老虎腳爪草”“野芹菜”等。植株高30-70厘米,莖直立中空,葉片呈圓心形或五角形,基部心形或截形,兩面生柔毛。初夏開黃色花,聚合果近球形,花果期為4月至9月。
二、分布與毒性 主要分布于中國各省(西藏除外),常見于田野、濕地、河岸等陰濕環境。全株有毒,莖葉汁液含原白頭翁素,具有強烈刺激性,外用于殺菌、滅蛆,但需謹慎使用。
三、藥用價值 其全草及根可入藥,功能包括利濕消腫、止痛退翳等,主治黃疸、瘧疾、風濕關節痛等症。外敷可治瘡癬、截瘧,但需遵醫囑。
四、其他信息 毛茛花語為“受歡迎”,因其重瓣花形似小型牡丹,常作觀賞植物栽培。需注意:盡管有藥用價值,誤食或過量接觸可能引發中毒反應。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化學成分信息,可參考植物學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