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mbitendency
contradiction; antinomy; conflict; contravention; illogicality; inconsistency
【醫】 conflict
intent; intention; purpose; will
【醫】 intention
中文定義:
“矛盾意向”指個體故意采取與自身真實目标或焦慮情緒相反的行為或心理暗示,以緩解心理沖突或症狀。該術語源于心理學中的意義療法(Logotherapy),由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提出,強調通過“反向意圖”打破過度關注導緻的惡性循環。
英文對照:
Paradoxical Intention(/ˌpærəˈdɒksɪkəl ɪnˈtɛnʃən/)
A therapeutic technique in which a patient is encouraged to engage with or exaggerate a feared behavior or thought, thereby reducing its power through humorous or intentional confrontation.
心理學機制
語言哲學視角
Viktor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活出生命的意義》),首次系統闡述矛盾意向療法在存在主義治療中的應用。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心理學經典理論、權威工具書及臨床研究,術語定義與案例均符合學術規範。
矛盾意向是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個體對同一事物同時産生兩種對立意志活動且無法自覺調整的現象。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與特征
矛盾意向表現為個體在同一時間對同一目标産生相互排斥的意願(例如既想接近某人又強烈抗拒),且患者無法意識到這種矛盾性。與普通矛盾心理不同,這種意向沖突具有持續性和不可調和性,常見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理學關聯
該症狀最早由M. Bleuler提出,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之一。但需注意,偶爾的矛盾意向也可能出現在強迫症、躁狂抑郁症患者,甚至正常兒童的行為中。
與普通矛盾的區别
普通人的矛盾心理(如職業選擇猶豫)通常能通過理性分析解決,而病理性矛盾意向具有以下特點:
診斷标準
需結合具體表現評估:若孤立出現且未影響社會功能,可能屬于正常心理波動;若伴隨妄想、認知障礙等持續症狀,則需考慮精神疾病可能性。
可通過權威醫療機構(如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官網)獲取更專業的診斷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