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麥丘恩氏三角英文解釋翻譯、麥丘恩氏三角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acewen's ********; supmmeatai ********

分詞翻譯:

丘的英語翻譯:

grave; hillock; mound
【醫】 agger; aggeres; cumuli; cumulus; hillock

恩的英語翻譯:

favour; grace; kindness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三角的英語翻譯:

********; trigonometry
【醫】 delta; ********; triangulum; trigone; trigonum

專業解析

麥丘恩氏三角(McBurney's point),又稱麥氏點或闌尾點,是腹部一個重要的解剖學标志點,主要用于臨床醫學診斷急性闌尾炎。其定義如下:

一、定義與解剖定位 麥丘恩氏三角指右下腹部的一個特定區域,具體定位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該點由美國外科醫生Charles McBurney于1889年首次描述,作為闌尾炎壓痛的典型位置。當此處出現壓痛、反跳痛或肌緊張時,常提示急性闌尾炎的可能。

二、臨床意義

  1. 診斷價值

    麥氏點是闌尾根部在體表的投影位置,約70%–80%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此處出現明顯壓痛,是臨床快速篩查的重要依據。

  2. 手術參考

    傳統闌尾切除術(McBurney切口)常以此點為中心作斜切口,以最小創傷進入腹腔。

三、術語中英對照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說明 | |------------------|-----------------------|--------------------------| | 麥丘恩氏三角 | McBurney's point| 解剖标志點 | | 麥氏點 | McBurney's point| 簡稱 | | 右髂前上棘 | Right ASIS|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 | 壓痛 | Tenderness | 觸診時的疼痛反應 |


權威參考文獻

  1. McBurney C. The incision made in the abdominal wall in cases of appendiciti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new method of operating. Ann Surg. 1894;20(1):38-43.
  2. Standring S.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42nd ed. Elsevier; 2020: 腹膜與腹腔分區章節。
  3. Townsend CM, et al.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21st ed. Elsevier; 2021: 闌尾炎診斷與手術入病部分。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網頁鍊接,以上内容依據經典解剖學與外科學文獻綜合撰寫,确保術語定義及臨床數據的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麥丘恩氏三角(Macewen's triangle)是解剖學中的一個重要标志,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位置
    麥丘恩氏三角指位于外耳道上方的三角形區域,屬于颞骨乳突部表面解剖結構。該區域在醫學上又稱為“外耳道上三角”,因其骨壁較薄且有氣房分布,成為乳突手術的重要定位标志。

  2. 臨床意義
    該三角區常用于耳科及神經外科手術中,例如乳突根治術的入路定位。醫生可通過叩診此處判斷乳突氣房發育情況,若叩診呈鼓音可能提示氣房發育不良或存在感染。

  3. 命名來源
    該結構以蘇格蘭外科醫生威廉·麥丘恩(William Macewen)命名,他在19世紀首次描述了這一區域的解剖特征及其在顱骨手術中的應用價值。

  4. 相關擴展
    在英文文獻中常表述為 suprameatal triangle,對應拉丁語詞源"supra"(上方)與"meatus"(道),即“外耳道上方三角”。其邊界由顴弓後根、外耳道後上棘和乳突上嵴圍成。

建議臨床專業人員通過解剖圖譜或手術影像資料進一步了解其三維結構特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