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邁利厄斯氏試驗英文解釋翻譯、邁利厄斯氏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ylius' tests

分詞翻譯:

邁的英語翻譯:

old; stride

利的英語翻譯: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厄的英語翻譯:

be stranded; disaster; hardship

斯的英語翻譯:

this
【化】 geepound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計】 breadboarding
【醫】 probation; test; tria
【經】 test; trial

專業解析

邁利厄斯氏試驗(Macewen's Sign),又稱麥氏征或破壺音征,是一種用于評估顱内壓增高(尤其是腦積水)的神經學體格檢查方法。該試驗由蘇格蘭外科醫生威廉·邁利厄斯(William Macewen)于19世紀末首次描述,通過叩診顱骨産生特征性聲音輔助診斷。

一、檢查方法與原理

  1. 操作步驟

    檢查者用手指叩擊患者顱骨颞頂區域(通常為颞骨鱗部),若聽到低沉、空洞的“破壺音”(類似敲擊破瓦罐的聲音),即為陽性結果。

  2. 病理機制

    陽性結果提示顱縫分離(如嬰兒囟門未閉或顱骨骨縫裂開),常見于顱内壓急劇升高時(如腦積水、顱内腫瘤)。此時顱骨共振增強,産生特征性叩診音 。

二、臨床意義與診斷價值

  1. 核心適應症

    主要用于嬰兒腦積水的篩查,陽性結果需結合頭圍增大、落日征等體征綜合判斷 。

  2. 現代應用局限

    因影像學技術(CT/MRI)的普及,該試驗的獨立診斷價值降低,但仍作為快速床旁評估手段 。

三、命名來源與曆史背景

該試驗以威廉·邁利厄斯(William Macewen, 1848–1924)命名。他是現代神經外科先驅,首次提出顱骨叩診音與顱内壓的關聯,相關研究發表于1888年《格拉斯哥醫學雜志》。


參考文獻

  1. William Macewen. Intracranial lesions: thei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lasgow Medical Journal, 1888.
  2. 王維治.《實用神經病學》(第4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國腦積水診斷治療專家共識》.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4. Lyons MK. History of the Glasgow Coma Scale. Neurosurgery,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邁利厄斯氏試驗”(Mylius modification of Pettenkofer's tests)是一種用于檢測膽汁酸的醫學檢驗方法。根據現有資料,其核心信息如下:

  1. 定義與背景
    該試驗是佩藤科弗氏試驗(Pettenkofer's test)的改良版本。原始的佩藤科弗氏試驗由19世紀德國化學家馬克西米利安·佩藤科弗(Max von Pettenkofer)提出,主要用于檢測膽汁成分。邁利厄斯氏改良可能針對操作步驟或試劑進行了優化,以提高檢測靈敏度或簡化流程。

  2. 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分析膽汁酸的存在或濃度,輔助診斷肝膽相關疾病(如膽汁淤積、膽道梗阻等)。在臨床化學中,膽汁酸的檢測對評估肝髒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3. 局限性說明
    當前可查證的資料較少,且來源權威性較低。現代醫學中,此類傳統化學檢測可能已被更高效的方法(如酶法、色譜分析等)取代。建議通過專業醫學數據庫(如PubMed)或教科書進一步核實其具體操作原理及適用範圍。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細節或曆史演變,可能需要查閱早期醫學文獻或生化檢驗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