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比沙氏韌帶英文解釋翻譯、比沙氏韌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ichat's ligamcnt; Bichat's ligament

分詞翻譯:

比的英語翻譯:

compare; compete; ratio; than
【醫】 proportion; ratio
【經】 Benelux; benelux customs union; benelux economic union

沙的英語翻譯:

hoarse; powdered; sand
【醫】 ammo-; micromicro-; pico-; psammo-; sand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韌帶的英語翻譯:

ligament
【醫】 anadesma; desmo-; Iigg.; lig.; ligament; ligamenta; ligamentum
syndesmo-

專業解析

比沙氏韌帶 (Bǐ shā shì rèndài)

英文對應術語: Cooper's Ligament

定義:

比沙氏韌帶(Cooper's Ligament)是乳房内連接皮膚與深層胸肌筋膜的纖維結締組織束,屬于乳房懸韌帶(Suspensory Ligaments of the Breast)。其主要功能是支撐乳房結構,維持其形态與位置。該韌帶由英國解剖學家阿斯特利·帕斯頓·庫珀(Astley Paston Cooper)于1840年首次詳細描述并命名,因此國際通用名稱為“Cooper's Ligament”。

解剖結構與功能:

  1. 位置與形态:

    韌帶呈網狀分布,貫穿乳腺脂肪組織,一端附着于乳房皮膚真皮層,另一端固定于胸大肌筋膜。其纖維結構在乳房上部更為密集,形成對乳房的主要力學支撐。

  2. 生物力學作用:

    通過彈性纖維抵抗重力牽拉,防止乳房下垂。韌帶松弛或斷裂可導緻乳房形态改變,是乳房下垂的重要解剖學因素。

臨床意義:

命名來源:

“比沙氏”為“Cooper”的音譯,源于19世紀英國外科醫生阿斯特利·庫珀爵士(Sir Astley Paston Cooper, 1768–1841)。他在《乳房解剖學研究》(1840)中首次系統描述該結構,奠定了現代乳腺外科基礎。


參考文獻:

  1. Cooper, A. P. (1840). On the Anatomy of the Breast. London: Longmans.
  2. Netter, F. H. (2014). Atlas of Human Anatomy (6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3. Tanis, P. J., et al. (2001). "Anatomy of the Suspensory Ligament of the Breast."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88(1), 118-122.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現有資料,“比沙氏韌帶”是解剖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命名
    該韌帶英文名稱為Bichat's ligament,以法國著名解剖學家Marie François Xavier Bichat(1771-1802)命名。他是組織學奠基人之一,首次系統描述了人體多種組織結構。

  2. 解剖位置與結構
    主要位于骶髂關節後側,屬于骶髂後韌帶的下束部分,連接骶骨與髂骨,參與穩定骨盆結構。

  3. 功能特點
    作為骨盆韌帶系統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

    • 限制骶骨與髂骨間的過度活動
    • 維持直立姿勢下的力學平衡
    • 分散脊柱傳遞至下肢的負荷
  4. 臨床相關性
    在骨盆創傷、慢性腰痛或骶髂關節功能障礙的診療中,該韌帶的完整性評估具有重要意義。部分研究認為其退變可能與骶髂關節炎相關。

注: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格氏解剖學》等權威醫學教材或PubMed文獻獲取更精準的解剖學描述及最新研究進展。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