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ulse width code
【計】 pulse length; time of pulse
【化】 pulse width
code; yard
【計】 ASA code ASA
【經】 code; yard
脈沖寬度碼(Pulse Width Code,PWC)是電子工程與通信技術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調節脈沖信號的時間寬度進行信息編碼的技術。其核心原理是将數據信號轉換為不同持續時間的脈沖序列,利用脈沖寬度的差異表征二進制數值或模拟量變化。
根據《現代電子技術手冊》(第3版),該編碼方式包含三個關鍵參數:
在紅外遙控系統(參考IEEE 802.15.4标準)和電機控制領域,脈沖寬度碼通過以下公式實現精确控制: $$ tau = frac{D cdot T}{2^n} $$ 其中$tau$為實際脈沖寬度,$D$為數字量,$T$為周期,$n$為分辨率位數。
該技術相較于頻率調制具有更強的抗幹擾能力,在航天測控系統(參見NASA Technical Report 2020-5003256)中,可通過脈沖寬度編碼實現10^-6量級的時延測量精度。醫療設備領域(依據GB 9706.1-2020标準)則利用其進行生物電信號的數字量化傳輸。
脈沖寬度碼是一種通過調節脈沖信號的持續時間(即脈沖寬度)來編碼信息的技術。以下從定義、原理、應用及特點進行詳細解釋:
脈沖寬度碼(Pulse Width Coding)屬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其核心是通過改變單個脈沖的持續時間來表示不同數據。例如:
領域 | 應用實例 |
---|---|
無線通信 | 藍牙、Zigbee中用于抗噪聲傳輸 |
自動識别 | RFID标籤數據幀編碼(SOF/EOF信號區分) |
工業控制 | PLC通過脈寬編碼傳輸設備狀态信號 |
醫學設備 | 心髒起搏器通過1-3ms脈寬調節電刺激強度 |
優勢:
局限:
在激光技術中,脈沖寬度還特指1/3峰值光強對應的時間間隔(如納秒級脈沖用于精密加工),但這屬于物理特性描述,與編碼技術中的定義有所區别。
如需查看具體編碼标準(如ISO/IEC 18000-6C中的PIE編碼細節),建議參考原始技術文檔或權威工程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