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pecific strength
compare; compete; ratio; than
【醫】 proportion; ratio
【經】 Benelux; benelux customs union; benelux economic union
intension; intensity; strength
【計】 intensity
【化】 strength
【醫】 intensity; strength
比強度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重要概念,其英文對應術語為"specific strength",指材料單位密度的強度值,計算公式為: $$ sigma_s = frac{sigma}{rho} $$ 其中$sigma$表示抗拉強度(MPa),$rho$表示材料密度(g/cm³)。該指标在航空航太、汽車制造等輕量化設計中具有決定性作用。
根據《材料科學基礎》教材定義,比強度反映了材料在承受載荷時的效率,數值越大表明材料在同等重量下具有更強的承載能力。例如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比強度可達1,500 MPa·cm³/g,是普通鋼材的5倍以上。
中國國家标準GB/T 3354-2014《工程塑料比強度試驗方法》規定,該參數的測定需在标準溫濕度環境下,采用萬能試驗機進行拉伸測試後計算得出。波音787客機機身采用高比強度複合材料,成功實現減重20%的技術突破,印證了該參數的實際工程價值。
比強度是材料科學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衡量材料的輕質高強特性。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比強度是材料的抗拉強度與其表觀密度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 text{比強度} = frac{text{抗拉強度}}{text{表觀密度}} $$ 其國際單位為 $rm N cdot m/kg$,法定單位也可用牛/特($rm N/tex$)。
比強度通過量化“強度與重量的關系”,成為現代工程材料選擇的核心指标之一。高比強度材料(如碳纖維、鋁合金)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有效解決了強度與減重的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