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lorated; chlorinated
chloridize; chlorination
【化】 chloration; chlorination
【醫】 chlorination
end; finish; know clearly; oversee; settle; understand
"氯化了的"是漢語中動詞"氯化"的過去分詞形式作形容詞使用,在化學專業術語中對應英語"chlorinated",指物質經過氯氣或含氯化合物處理後的狀态。該術語在工業生産和環境保護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從化學工程角度解釋,該詞描述物質與氯發生加成或取代反應後的特性改變,常見于以下場景:①飲用水消毒處理中,氯與有機物反應生成次氯酸鹽(反應式:Cl₂ + H₂O ⇌ HOCl + HCl);②聚氯乙烯(PVC)塑料生産時乙烯單體氯化過程;③含氯農藥制造時的鹵代反應。
根據美國化學學會《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期刊的工藝标準,氯化處理需控制反應溫度在200-400℃區間,氯氣濃度維持在15-30%vol以保證反應效率。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質量指南》規定,氯化處理後水中遊離餘氯應保持在0.2-1.5 mg/L,既保證消毒效果又避免産生過量三鹵甲烷。
在材料科學領域,ASTM D1784标準對氯化了的塑料制品提出明确性能要求:拉伸強度≥40MPa,維卡軟化溫度≥80℃。環境保護方面,氯化處理後的工業副産品需遵循《斯德哥爾摩公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管控要求。
“氯化了”指某物質經過氯化反應,即通過化學過程引入氯原子或形成含氯化合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氯化是物質與氯原子結合的過程,可能發生在有機物或無機物中。例如,無機物中的鈉(Na)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NaCl);有機物如甲烷(CH₄)與氯氣反應生成氯代甲烷(CH₃Cl)。
反應類型
應用與特性
氯化産物通常具有特定性質,如氯化鈉的穩定性、氯代烴的阻燃性等。該過程在消毒(如自來水氯化處理)、材料改性等領域廣泛應用。
注意:氯化反應需嚴格控制條件,避免生成有毒副産物(如二噁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