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awler dozer
履帶式推土機(Crawler Bulldozer)是工程機械領域的重要設備,其核心特征是通過金屬履帶實現行走和動力傳遞。該設備由三部分組成:裝有寬大履帶的底盤系統、前端可調節角度的推土鏟刀,以及柴油發動機或液壓系統組成的動力裝置。相較于輪式推土機,履帶設計顯著降低了接地比壓,使其在濕地、陡坡等複雜地形中具備更強的通過性和穩定性(來源:《中國機械工程術語大典》2023年版)。
在土木工程實踐中,履帶式推土機主要用于土方開挖、場地平整及短距離物料運輸。例如在礦山開采中,其鏟刀最大推壓力可達350千牛,配合履帶牽引力可處理硬度達莫氏6級的岩土(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重型機械操作手冊》)。美國設備制造商Caterpillar的技術文檔顯示,其D11型號推土機工作重量逾100噸,采用模塊化設計的密封潤滑履帶系統,使用壽命比傳統結構延長40%(來源:Caterpillar官網産品技術白皮書)。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6165:2022将此類設備歸類為“自行式土方機械”,特别指出其履帶接地長度與整機重量的比值需符合ISO 3450安全規範,以确保斜坡作業時的抗側翻性能(來源:ISO建築機械安全标準)。我國GB/T 8506-2020标準還規定了履帶節距公差不得超過±1.5毫米,銷軸表面硬度需達到HRC58-62,這些參數直接影響設備在凍土等極端工況下的可靠性(來源: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報告)。
履帶式推土機是一種以履帶為行走裝置的土方工程機械,主要用于挖掘、運輸和排棄岩土。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結構
履帶式推土機由履帶式拖拉機前部安裝推土裝置構成,核心部件包括發動機、傳動系統(含液力變矩器、變速器等)、工作裝置(推土鏟刀)和行走系統。其履帶設計增強了附着性能,可發揮更大牽引力,適用于複雜地形。
曆史發展
該機械由美國人Benjamin Holt于1904年發明,最初采用蒸汽機動力,後逐步發展為天然氣、汽油機驅動,推土鏟刀也從人力提升改進為鋼絲繩提升。
工作原理
通過液力-機械傳動系統傳遞動力,推土鏟刀在機械前進時完成鏟土、推移和平整作業。大型機型多采用液力變矩器,提升作業效率。
應用場景
廣泛應用于露天礦剝離、砂礦床開采、場地平整及建築清理等場景,兼具主要開采和輔助作業功能。在無運輸開采法中可降低剝離台階高度。
與其他類型的對比
相比輪胎式推土機,履帶式具有更強的牽引力和適應性,因此品種和數量遠超輪胎式,尤其在重載工況下優勢顯著。
如需了解具體型號或技術參數,可參考(型號配置)或(中國一拖生産案例)的詳細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