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offler's alkaline solution
rein in; tie sth. tight
【醫】 lux; meter candle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alcali; alkali; base; lid
【醫】 staining solution
呂弗勒氏鹼性染液(Löffler's alkaline methylene blue stain)是細菌學中用于觀察細菌異染顆粒的特殊染色劑,由德國細菌學家弗裡德裡希·呂弗勒(Friedrich Löffler)于1884年研發。該染液通過增強美藍(亞甲藍)的堿性特性,使白喉棒狀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的異染顆粒呈現深藍色,與菌體淺藍色形成鮮明對比。
核心組成與作用
染液含1%美藍乙醇溶液、0.01%氫氧化鉀水溶液及少量乙醇。氫氧化鉀調節pH至8.5-9.5,促使美藍選擇性結合細菌RNA聚合酶,強化異染顆粒的顯色效果。實驗操作需嚴格控溫,染色時間通常為30-60秒。
臨床應用價值
作為白喉診斷的經典方法,該技術至今仍被WHO推薦為基層醫療機構篩查手段。其特異性達92%,靈敏度在典型病例中超過85%。現代分子診斷技術普及後,呂弗勒氏法仍作為快速初篩的重要補充。
呂弗勒氏鹼性染液(Loffler's alkaline stain)是一種微生物學中常用的染色劑,主要用于細菌形态學觀察。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成分 該染液全稱為"呂弗勒氏鹼性亞甲藍染劑",英文名稱為。主要成分包含亞甲藍(methylene blue)與氫氧化鉀溶液混合配制,形成堿性環境,有助于增強染色效果。
特殊用途 • 主要用于細菌鞭毛染色(需配合特殊處理步驟) • 可清晰顯示白喉杆菌等微生物的異染顆粒 • 適用于痰液、組織切片等樣本的細胞結構觀察
命名由來 以德國細菌學家弗裡德裡希·呂弗勒(Friedrich Löffler)命名,他是白喉杆菌的發現者之一。該染色法是他對微生物學研究的重要貢獻之一。
注:實際使用中需注意不同文獻可能存在"Loffler"與"Löffler"拼寫差異,均指向同一染色方法。具體配制比例和染色步驟需參考專業實驗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