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inder; furnace clinker; slag
爐渣(slag)是冶金和工業燃燒過程中産生的非金屬副産物,主要由矽酸鹽、金屬氧化物及未完全反應的燃料殘渣組成。其英文釋義在《牛津技術詞典》中被定義為“高溫熔煉後形成的玻璃态物質,通常含有SiO₂、CaO、Al₂O₃等成分”。
從成分分析,爐渣的化學組成因原料和工藝而異。例如鋼鐵冶煉渣中FeO含量可達30%-50%,而燃煤爐渣則以SiO₂(40%-60%)和Al₂O₃(20%-30%)為主。這種差異直接影響其物理特性,包括密度(2.5-3.5 g/cm³)、熔點(1200-1600℃)等參數。
工業應用方面,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數據顯示:
環境管理角度,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标準》規定爐渣浸出液中重金屬濃度限值,如鉛≤5mg/L、镉≤1mg/L。國際鋼鐵協會統計表明,全球鋼鐵行業爐渣綜合利用率已達85%以上,其中歐盟國家達到95%。
爐渣是火法冶金過程中産生的熔體狀物質,主要成分為氧化物,并含有硫化物及少量金屬。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爐渣又稱溶渣,是金屬冶煉時浮在液态金屬表面的熔體。它來源于礦石中的脈石、燃料灰分及添加的熔劑(如石灰、石英石等)在高溫下的反應産物。
分類
冶金作用
爐渣可經磁選回收金屬後,用于制造水泥、鋪路材料或環保磚。例如,焚燒爐渣屬于一般固體廢物,需通過分選實現資源化利用。
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及古田縣人民政府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