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raniograph
skull
【醫】 brain case; brain pan; cranio-; cranium
appear; body; compare; entity; form; look; shape
【醫】 appearance; morpho-; shape
【醫】 graph; tracer
顱形描記器(craniograph)是用于測量和記錄顱骨形态特征的專業儀器,該術語由希臘詞根"κρανίο"(顱骨)和"γραφή"(記錄)構成。根據《牛津醫學詞典》的記載,其主要功能是通過機械或光學方式獲取顱骨曲度、長度及寬度的精确數據。
該設備通常包含三個核心組件:定位基座、多軸測量臂和數字化記錄模塊。在法醫人類學領域,顱形描記器可協助建立顱面複原模型,美國法醫科學院2020年技術報告顯示其測量誤差率低于0.2毫米。臨床應用方面,神經外科醫師借助該設備進行術前顱骨畸變評估,相關操作标準已被收錄于《中華外科手術學器械圖譜》第三版。
曆史溯源顯示,現代顱形描記器的原型可追溯至19世紀末法國人類學家Paul Broca設計的測顱儀,其改進版至今仍在體質人類學研究中發揮作用。國際解剖學家協會建議将該設備與三維掃描技術配合使用,以提升顱腔容積計算的準确性。
顱形描記器的英文為craniograph,是醫學領域用于測量和記錄顱骨形态的專業儀器。以下為詳細解析:
詞源構成
功能特性
發音特征
應用領域
該儀器在20世紀中期達到技術成熟期,隨着三維掃描技術的發展,現代craniograph多采用激光或光學測量技術替代傳統機械接觸式測量(引用)。如需具體型號參數或操作案例,建議查詢專業醫學器械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