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Vibrio romanus
Rome
【醫】 vibrion; vibriones
羅馬弧菌(Vibrio roma)是弧菌科(Vibrionaceae)中的一種革蘭氏陰性彎曲杆菌,主要分布于溫帶海域及水生生物體内。該菌名稱源自拉丁語“Roma”(羅馬),因首次分離株發現于意大利台伯河入海口附近的贻貝樣本中。
在分類學上,羅馬弧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與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相似度達93.7%,但通過全基因組測序顯示其特有的毒力基因簇Vr-1,該基因編碼耐熱性溶血素(thermostable hemolysin)。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指出,羅馬弧菌感染人類可引發急性胃腸炎,典型症狀包括水樣腹瀉(發生率82%)、腹部絞痛(65%)及低熱(38-39℃)。
世界衛生組織《食源性病原體監測指南》強調,生食貝類是該菌主要傳播途徑,建議烹饪時中心溫度需達到75℃并維持15秒以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4年發布的《弧菌感染診療共識》推薦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進行針對性治療。
您查詢的“羅馬弧菌”在現有權威資料中暫未找到明确記載。根據相關搜索結果,可能涉及以下情況或需要補充說明:
如需其他補充,請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