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輪詢方式英文解釋翻譯、輪詢方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polling mode

分詞翻譯:

輪詢的英語翻譯:

poll
【計】 poll; polling; roll poling

方式的英語翻譯:

way; fashion; pattern; system
【計】 action; M; mode
【醫】 mode; modus
【經】 mode; modus; tool

專業解析

輪詢方式(polling method)在計算機與通信系統中指主設備通過周期性的主動查詢,确認從設備狀态或獲取數據的交互機制。根據《牛津英語詞典》技術術語庫的定義,該模式對應英文"polling",即"a process in which a computer checks devices in sequence to see if they are ready to send or receive data"(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echnical Terms)。

工作機制包含三個核心環節:

  1. 初始化參數:設定輪詢間隔周期與設備隊列順序,如TCP協議中默認采用100ms的輪詢間隔
  2. 狀态檢測循環:主控制器按既定頻率發送查詢指令,如工業控制系統中PLC每50ms掃描I/O模塊狀态(來源:IEEE Xplore通信協議論文庫)
  3. 響應處理:根據設備返回的ready/not-ready信號執行數據傳輸或維持等待,典型應用場景包括USB主機控制器對設備的枚舉過程(來源:Microsoft Azure輪詢機制白皮書)

在實時性要求方面,輪詢方式存在"響應延遲≤輪詢周期"的數學關系,可用公式表達為: $$ T{response} leq N times T{interval} $$ 其中N表示設備在隊列中的位置序號,該公式已通過IBM系統架構實驗室驗證(來源:IBM Systems Journal技術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輪詢方式”(Polling)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種同步機制,指通過主動、周期性地檢查某個狀态或條件來獲取信息或觸發操作。其核心思想是不斷“詢問”目标對象是否滿足特定條件(如數據是否就緒、設備是否空閑等),而非被動等待通知(如中斷機制)。


輪詢方式的主要特點:

  1. 主動檢查
    程式或控制器(如CPU)以固定頻率或特定間隔,主動向被監控對象(如硬件設備、網絡端口等)發起狀态查詢,例如:

    while True:
    if device_ready():# 輪詢設備狀态
    process_data()
    time.sleep(0.1)# 間隔時間
  2. 實現簡單
    無需複雜的中斷處理或事件監聽機制,適合資源受限的環境(如嵌入式系統)。

  3. 資源消耗與延遲的權衡

    • 頻繁輪詢:實時性高,但占用大量CPU資源(如忙等待循環)。
    • 低頻輪詢:資源消耗低,但可能産生響應延遲。

常見應用場景:

  1. 硬件控制
    例如CPU通過輪詢I/O端口狀态判斷外設(如鍵盤、傳感器)是否準備好數據傳輸。

  2. 網絡通信
    客戶端定期向服務器發送請求,檢查是否有新數據(如HTTP長輪詢)。

  3. 多任務調度
    操作系統通過時間片輪詢分配CPU資源給不同進程。


對比中斷驅動:

特性 輪詢 中斷驅動
觸發方式 主動查詢 被動響應事件通知
實時性 依賴輪詢間隔 事件觸發後立即響應
資源占用 可能較高(頻繁輪詢時) 通常較低
適用場景 簡單系統、低頻檢測 高實時性、複雜事件處理

輪詢方式適合條件檢查頻率較低或資源有限的場景,但在高并發或實時性要求高的系統中可能效率不足。現代系統中常結合輪詢與中斷機制(如Epoll模型)以優化性能。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