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erogenetic; merogenic
【醫】 cleavage; merogenesis; segmentation of ovum
卵裂(Cleavage)是胚胎發育初期的重要生物學過程,指受精卵通過連續細胞分裂形成多細胞胚胎的階段。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為"cleavage"或"blastulation",其核心特征包括細胞數量增加但總體積不變,形成由小細胞(即分裂球)組成的桑椹胚。
根據《牛津生物學詞典》(來源1),卵裂可分為兩種類型:
《發育生物學綱要》(來源2)指出,卵裂過程受母源mRNA調控,其分裂速度比普通體細胞快10-20倍。此階段形成的囊胚層細胞将啟動基因差異性表達,為後續原腸胚形成奠定基礎。《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卷》(來源3)特别強調,哺乳動物的旋轉式卵裂具有獨特模式,其分裂球在第三次分裂後開始細胞緻密化過程。
在分子機制層面,《細胞生物學前沿》(來源4)證實,卵裂溝的形成依賴微絲收縮環和微管骨架重組,這一過程受RhoA信號通路精确調控。研究數據顯示,非洲爪蟾胚胎在25℃環境下,卵裂周期約35分鐘,共經曆12次同步分裂後轉入不同步分裂階段。
卵裂是受精卵早期發育的關鍵過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卵裂指受精卵在形成後36小時内進行的快速有絲分裂,通過連續分裂将單一細胞轉化為多個小細胞(稱為卵裂球),但總體積保持不變。
過程特點
分裂類型 分為完全卵裂(整個受精卵完全分裂,如均黃卵)和不完全卵裂(如盤狀卵裂,僅胚珠處分裂)。分裂方式受卵黃分布和遺傳因素影響。
生物學意義 通過快速産生大量小細胞,為後續胚胎的形态重塑、胚層分化及器官原基形成奠定基礎。成功卵裂後,胚胎會向子宮移動并啟動着床。
影響因素 主要受遺傳調控,溫度可能影響分裂速度,但并非決定性因素。分裂方向與卵的極性及精子進入位置相關。
注:如需更全面的機制研究,可參考發育生物學教材或權威醫學百科(如、11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