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流沙地英文解釋翻譯、流沙地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quicksand

分詞翻譯:

流的英語翻譯:

flow; stream; current; stream of water; class; wandering
【計】 stream
【化】 flow coating(process); stream
【醫】 current; flow; flumen; flumina; rheo-; stream

沙地的英語翻譯:

dene

專業解析

流沙地(liú shā dì)是一個地理學術語,指地表由松散、飽水的沙粒組成,在受力時易發生液化流動的土地形态。其核心特征在于沙層含水量飽和,導緻沙粒間摩擦力驟降,在外力(如踩踏、震動)作用下瞬間失去承載力,呈現類似液體的流動特性。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的标準釋義為:

一、術語定義與地質特征

  1. 基本釋義

    流沙地指地表覆蓋層為含水飽細沙或粉沙,在壓力下發生液化流動的地質區域。其英文對應術語為"quicksand",強調沙體在受擾時形成的流動特性。

  2. 形成機制

    流沙地的形成需滿足三個條件:

    • 水源滲透:地下水或地表水持續滲入沙層,使沙粒間隙充滿水分;
    • 細顆粒結構:沙粒粒徑均勻(通常為0.05–0.5mm),缺乏黏土或有機質黏結;
    • 觸發外力:震動或壓力破壞沙粒間暫時穩定的結構,引發液化現象。

二、實際應用與風險提示

  1. 災害關聯性

    流沙地常見于河流三角洲、海岸潮間帶及沙漠綠洲邊緣,是地質災害的潛在風險源。例如,在幹旱區灌溉工程中,過度滲水可能誘發人工流沙地,威脅基礎設施安全。

  2. 科學認知誤區澄清

    影視作品中“流沙吞沒人體”的描寫存在誇大。實際流沙密度約為人體密度的1.6倍,人體僅會陷入至腰部深度。自救關鍵在于緩慢平移肢體減少壓強,避免劇烈掙紮。


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流沙”的定義:含水分的松散沙土,人畜踏上會陷下去。
  2. 《地理學名詞》(科學出版社)将“流沙地”歸類為“災害地貌”類型,編碼GB/T 18521-2001。
  3. 聯合國環境署《荒漠化評估報告》指出流沙化是土地退化的表征之一(Chapter 3, UNCCD 2022)。

注:因術語解釋需符合學術規範,此處未提供網頁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工具書(如《漢英綜合大辭典》)或學術數據庫(如CNKI)獲取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流沙地是指地表由流沙構成、具有流動特性的特殊地質區域,其形成與地下水、沙粒結構等因素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特性

流沙地是沙質土壤因水分飽和或振動而失去穩定性,表現出類似液體流動性的區域。其核心特征包括:

  1. 流動性:沙粒在水分或外力作用下形成黏稠流體,可隨壓力或振動移動()。
  2. 密度特性:物體密度小于流沙時可漂浮,但下沉時會因沙粒沉積黏性增強而停止()。
  3. 地質風險:屬于地質災害類型,易導緻建築物下沉或人員受困()。

二、形成原因

  1. 水分作用:地下水上漲使沙粒間摩擦力降低,形成液化土壤()。
  2. 外力觸發:
    • 地震或機械振動導緻淺層地下水壓力升高()。
    • 自然因素如潮汐或河流沖刷()。
  3. 沙粒結構:細沙與黏土混合後,顆粒間隙易被水分填充()。

三、典型分布區域

  1. 沙漠與沙丘:常見于地基不穩的沙漠地帶()。
  2. 河岸與海岸:泥沙淤積灘地因水分變化易形成流沙()。
  3. 地震活躍區:土壤液化現象多發區域()。

四、應對與防治

  1. 工程措施:使用木櫃石囤等加固地基()。
  2. 行為規避:避免重物直接施壓或劇烈擾動()。

如需進一步了解流沙的物理模型,可參考以下公式表示的水壓作用原理: $$ F{水壓} = rho{水} cdot g cdot h $$ 其中,$rho_{水}$為水的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h$為水深。該壓力會抵消沙粒重力,導緻液化現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