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胸肌痛英文解釋翻譯、流行性胸肌痛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ornholm disease; epidemic pleurodynia
分詞翻譯:
流行性的英語翻譯:
epidemic
【醫】 epidemicity
胸肌痛的英語翻譯:
【醫】 pleurodynia; thoracomyodynia
專業解析
流行性胸肌痛(Epidemic Pleurodynia)的漢英詞典釋義
一、術語定義與命名
“流行性胸肌痛”是中文醫學術語,對應英文“Epidemic Pleurodynia”,亦稱“Bornholm病”(Bornholm Disease)。其命名源于丹麥博恩霍爾姆島(Bornholm)的首次大規模爆發記錄。該疾病由柯薩奇B組病毒(Coxsackievirus B)感染引起,特征為突發性胸腹部劇烈肌肉疼痛,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群體。
二、病理特征與臨床表現
- 病因與傳播
病原體屬腸道病毒(Enterovirus),通過糞-口或呼吸道飛沫傳播。病毒侵襲胸膜、膈肌及腹肌,引發局部炎症反應,導緻痙攣性疼痛。
- 核心症狀
- 胸痛:尖銳刺痛,集中于下胸廓或上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時加劇;
- 發熱:常伴38–40℃高熱;
- 其他表現:頭痛、咽痛、惡心,偶見胸膜摩擦音。
三、診斷與治療原則
- 鑒别診斷
需排除心絞痛、胸膜炎、肺炎等疾病。确診依賴病毒核酸檢測(PCR)或血清抗體檢測。
- 治療策略
以對症支持為主:
- 鎮痛: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疼痛;
- 休息:急性期卧床減少肌肉活動;
- 自限性:病程通常3–7日,預後良好。
四、預防與公共衛生意義
加強手衛生、避免接觸感染者可降低風險。雖多為散發病例,但在密閉環境(如夏令營、學校)可能暴發流行,需及時隔離患者并消毒環境。
權威參考來源
- WHO. Enterovirus Surveillance Guidelines (鍊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12377)
- CDC. Coxsackievirus Infections: Clinical Overview (鍊接:https://www.cdc.gov/ncird/human-enteroviruses.html)
- Merck Manual. Pleurodyni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鍊接: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infectious-diseases/enteroviruses/pleurodynia)
- The Lancet. "Viral Myopericarditis: 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鍊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546-3/fulltext)
- 《中華傳染病雜志》. "柯薩奇病毒B組感染的臨床特征分析" (鍊接:http://www.zgcrbzz.com/CN/Y2023/V41/I4/247)
(注:以上鍊接為示例,實際引用時需替換為真實有效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流行性胸肌痛(Epidemic Myalgia),又稱流行性肌痛或Bornholm病,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突發性胸腹部肌肉疼痛和發熱。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病因與傳播
- 病原體:主要由柯薩奇病毒B組(1-6型)引起,少數由埃可病毒或其他腸道病毒導緻。
- 傳播途徑:通過呼吸道飛沫或接觸傳播,夏秋季節高發。
二、主要症狀
- 發熱:多為低至中度發熱(38-39℃),部分患者有1-2天前驅症狀(頭痛、乏力、咽痛)。
- 肌肉疼痛:
- 部位:以胸腹部(尤其是膈肌)為主,可放射至肩背、四肢。
- 性質:呈刺痛、刀割樣或壓榨性疼痛,咳嗽、翻身時加劇。
- 伴隨症狀:乏力、咳嗽、食欲減退,少數有呼吸困難或淋巴結腫大。
三、診斷與治療
- 診斷:結合症狀、流行病學史及實驗室檢查(病毒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
- 治療:
- 自限性:病程通常1周左右,預後良好。
- 對症處理:休息、退熱藥(如布洛芬)、局部熱敷或按摩緩解疼痛。
- 重症需就醫:若疼痛劇烈或持續不退,需排除心肌炎等并發症。
四、與其他胸痛疾病的區别
需與肌肉拉傷、肋間神經痛、心絞痛等鑒别。流行性胸肌痛具有病毒感染特征(如發熱、群體發病傾向),且疼痛具轉移性。
如需更完整的疾病管理建議,可參考家庭醫生線上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