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come statement; profit statement
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是反映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核心財務報表,其英文對應術語為"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或"Statement of Operations"。該報表通過系統性列示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的構成要素,揭示企業的盈利能力。根據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20),标準的利潤表結構包含以下關鍵要素:
營業收入(Operating Revenue)
指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産生的收入總額,對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AS 1第78條定義的"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s"(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2022)。
營業利潤(Operating Profit)
計算公式為:
$$
text{營業利潤} = text{營業收入} - text{營業成本} - text{稅金及附加} - text{期間費用}
$$
該指标反映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将其定義為"income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FASB ASC 225-10-45)。
淨利潤(Net Profit)
通過逐級扣除所得稅、非經常性損益後得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要求單獨列示"Profit or loss attributable to owners of the parent"(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2023)。
專業機構建議參考《企業會計準則詳解與實務》對利潤表項目的具體确認标準(中國會計學會,2023),同時可比照美國證監會EDGAR系統披露的10-K報表格式(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4),确保報表編制的合規性。
利潤表(也稱損益表)是企業的三大核心財務報表之一,主要用于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年度)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成本、費用及最終的利潤情況。以下是其核心要素的詳細解釋:
營業收入
企業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活動獲得的收入,扣除銷售退回、折扣後的淨額。計算公式為:
$$text{營業收入} = text{銷售收入} - text{銷售退回及折扣}$$
營業成本
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和生産費用。毛利潤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text{毛利潤} = text{營業收入} - text{營業成本}$$
期間費用
營業利潤
核心經營活動的利潤,計算公式:
$$text{營業利潤} = text{毛利潤} - text{期間費用} + text{其他經營收益}$$
淨利潤
企業最終盈利,包含營業外收支(如資産出售、罰款)和稅費:
$$text{淨利潤} = text{營業利潤} + text{營業外收入} - text{營業外支出} - text{所得稅}$$
項目 | 金額(萬元) |
---|---|
營業收入 | 500 |
減:營業成本 | 300 |
毛利潤 | 200 |
減:銷售費用 | 50 |
減:管理費用 | 30 |
營業利潤 | 120 |
加:營業外收入 | 10 |
減:所得稅 | 20 |
淨利潤 | 110 |
通過利潤表,企業可直觀呈現經營效率,但也需結合其他報表綜合分析,避免單一數據誤導(如高收入但現金流短缺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