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eryllonite
【化】 sal perlatum; sodium phosphate tribasic
trimetallic sodium orthophosphate
【醫】 natrium phosphoricum; sal perlatum; sodium phosphate
【醫】 Be; beryllium; Gl; glucinium
rock; stone
【醫】 calculi; calculus; lapis; litho-; petro-; stone
磷酸鈉铍石(Beryllonite)是一種含鈉、铍的磷酸鹽礦物,其英文名稱源自其主要成分铍(Beryllium)。該礦物于1888年由美國礦物學家E. S. Dana首次發現于美國緬因州,化學式為NaBePO₄,屬單斜晶系,晶體多呈無色透明或白色柱狀。
化學組成與結構
磷酸鈉铍石由鈉(Na)、铍(Be)、磷(P)和氧(O)構成,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空間群P2₁/c,原子排列呈現層狀特征。其铍含量可達7-9%,是提取稀有金屬铍的重要礦石之一。
物理性質
産狀與用途
主要産于花崗偉晶岩中,與綠柱石、磷鋁石共生。美國緬因州、加拿大魁北克等地為典型産地。工業上用于提煉铍金屬,後者在核反應堆、航空航天材料中具有關鍵作用。
命名與曆史
名稱“Beryllonite”由國際礦物學協會(IMA)于19世紀末正式确認,強調其成分中铍的主導地位。早期研究記錄可參考《美國礦物學家》期刊(American Mineralogist)1892年卷宗。
參考來源
磷酸鈉铍石(Beryllonite)是一種含铍的磷酸鹽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其名稱來源于化學成分中的铍元素(Be)。目前無工業應用,主要用于礦物研究和收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