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itical phase
critical
【醫】 crisis
each other; mutually; appearance; looks; look at and appraise; photograph
posture
【化】 phase
【醫】 phase
臨界相(critical phase)是一個跨學科術語,在材料科學、物理學和化學領域中具有特定含義。根據《現代材料科學導論》(2022年版),臨界相指物質在臨界點附近出現的特殊物态,其特征參數(如密度、濃度或磁化強度)隨溫度或壓力的微小變化發生突變。
在固态物理學中,《凝聚态物理基礎》(Springer, 2020)将其定義為:系統在相變臨界溫度($T_c$)時表現出的非平衡亞穩态,此時體系的長程有序性開始形成但尚未完全穩定。典型的實例包括:
該概念在工程應用中具有重要價值。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實驗數據顯示,钛合金β相在臨界溫度895±5℃時,其強度可提升40%而延展性不受明顯影響。這一特性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的熱處理工藝。
臨界相是物理學和熱力學中描述物質在相變臨界點附近特殊狀态的概念,主要涉及相變理論中的臨界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臨界相指物質在臨界點(如溫度、壓力達到特定值)時,兩種不同相(如液态與氣态)的界限消失,形成單一均勻相的狀态。例如,水的臨界點在374°C、22.1MPa時,液态與氣态無法區分,形成超臨界流體。
臨界現象的特征
應用與實例
臨界相研究對理解超導、超流、宇宙相變等有重要意義。例如,液氦在λ點(2.17K)進入超流态,此時黏度趨近于零,呈現量子效應。
注:需注意區分不同領域的“臨界”概念,如藥學中的臨界相對濕度(CRH)描述吸濕性變化的阈值,與相變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