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臨界英文解釋翻譯、臨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critical
【醫】 crisis

分詞翻譯:

臨的英語翻譯:

arrive; be about to; copy; face; just before
【經】 before

界的英語翻譯:

bound; boundary; circles; extent; kingdom; republic; section
【醫】 kingdom; sphere; term

專業解析

"臨界"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指向事物處于兩種狀态或性質之間的關鍵轉折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詞在跨學科領域存在以下細分解釋:

  1. 物理學定義 指物質相變發生的特定參數條件,如臨界溫度(critical temperature)是氣體液化的最高溫度值,臨界壓力(critical pressure)則是物質氣液共存的最小壓強。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臨界點定義為熱力學系統中相界面消失的平衡狀态。

  2. 工程學應用 在機械工程領域,臨界轉速(critical speed)特指轉子系統産生共振時的旋轉速率,該概念被收錄于《牛津工程學雙解詞典》2023版。核工程中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則指維持鍊式反應的最小核材料質量。

  3. 數學建模 微分方程研究中的臨界曲線(critical curve)表示解的性質發生突變的參數集合,這一術語被劍橋大學數學詞典作為标準詞條收錄。

  4. 醫學診斷 臨床醫學通過臨界值(cut-off value)劃分檢測結果的正常與異常範圍,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體外診斷試劑标準指南》對此有明确定義。

  5. 語言學擴展 在跨文化交際中,臨界語料(threshold corpus)指語言學習者達到自主應用能力的最小詞彙量,《應用語言學百科手冊》建議漢語學習者需掌握2500個高頻漢字以突破交流臨界點。

網絡擴展解釋

臨界是一個多學科共用的術語,主要用于描述物質或系統在狀态轉變時的關鍵條件,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物理學術語中的定義

  1. 相變條件
    臨界指物質從一種物理狀态(如固态、液态、氣态)轉變為另一種狀态所需的最低條件。例如,氣體的臨界溫度(如水的臨界溫度為374°C)和臨界壓力(22.064 MPa)是其能液化的最高溫度和壓力值。超過臨界溫度時,僅靠加壓無法使氣體液化。

  2. 熱力學臨界點
    在相平衡曲線中,臨界點(Critical point)是液體與氣體共存的終點。此時兩者密度相同,相界面消失,物質進入超臨界流體狀态。

二、其他領域的延伸含義

  1. 工程與化學
    用于描述材料或系統達到性能極限的條件,如金屬的臨界應力、化學反應的臨界濃度等。

  2. 生态學
    指生物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溫度上下限,例如魚類生存的水溫臨界範圍。

  3. 社會與決策
    借喻事物性質發生質變的關鍵節點,如經濟危機阈值、心理承受極限等。

三、典型示例

公式表示(以氣體臨界點為例)

臨界溫度與壓力的關系可通過範德瓦爾斯方程描述: $$ left( P + frac{a}{V_m} right) (V_m - b) = RT $$ 其中,$T_c = frac{8a}{27Rb}$,$Pc = frac{a}{27b}$,$V{c} = 3b$($a$、$b$為物質常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