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okeite
lithium
【化】 lithii
【醫】 Li; lithium
【化】 chlorite
锂綠泥石(Lithian Chlorite)是綠泥石族礦物中的一種含锂變種,屬于層狀矽酸鹽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礦物學定義與特性
锂綠泥石是綠泥石族中富含锂元素的稀有礦物亞種,化學通式可表示為 $(LiAl_4(AlSi3O{10})(OH)_8)$ 或存在 $(Li, Al)_3(Al, Si)4O{10}(OH, F)_8$ 等變體。其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常呈片狀、鱗片狀集合體,顔色多為淺綠、灰白或無色,玻璃光澤,莫氏硬度約2.5,具完全解理(來源: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及礦物分類命名委員會,IMA;礦物數據庫Mindat)。
二、漢英名稱對照
三、地質成因與分布
锂綠泥石主要形成于花崗偉晶岩、锂雲母片岩及熱液蝕變帶中,常與锂輝石、锂雲母、電氣石共生。典型産地包括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美國緬因州及中國新疆阿爾泰偉晶岩區(來源:地質調查局報告;《中國礦物志》)。
四、應用與科學價值
作為锂礦石的次要來源,其锂含量可達1-3%。在礦床學中,锂綠泥石是重要的锂元素遷移指示礦物;材料科學領域則關注其層狀結構在離子交換領域的潛在應用(來源:經濟地質學雜志 Economic Geology;材料學期刊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引用說明:以上内容綜合國際礦物學協會(IMA)、Mindat礦物數據庫、美國礦物學會(MSA)及經典地質文獻《Dana’s System of Mineralogy》的權威定義,并參考中國、巴西等區域地質調查成果。
锂綠泥石是一種含锂的層狀矽酸鹽礦物,屬于綠泥石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锂綠泥石的化學式存在不同形式,常見的有: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化學數據或區域分布信息,可參考中國知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