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thracolite; anthraconite
裡瀝青灰岩(Bituminous Limestone)是沉積岩中一種特殊類型,由石灰岩與瀝青質物質結合形成。其英文術語源自拉丁語“bitumen”(瀝青)與希臘語“lithos”(岩石)的組合,指岩石中富含碳氫化合物的有機成分。該岩石通常呈深灰色至黑色,硬度中等(莫氏硬度3-4),密度範圍在2.3-2.7 g/cm³之間。
從地質學角度分析,裡瀝青灰岩的形成需滿足三個條件:①碳酸鹽沉積環境(如淺海或潟湖);②有機質富集并經曆厭氧分解;③後期成岩作用中瀝青滲透或原生有機質碳化。這類岩石常出現在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層,例如北美阿巴拉契亞盆地泥盆系頁岩層。
國際地層學委員會(ICS)将其歸類為可燃性有機岩亞類,與油頁岩存在顯著差異:前者碳酸鈣含量>50%,而後者以矽質為主。工業應用領域包括水泥生産的替代燃料(熱值約16-22 MJ/kg)及特殊建材制造,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4年報告指出其全球探明儲量約120億噸。
關于“瀝青灰岩”這一術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瀝青灰岩是一種含有瀝青質或有機質成分的特殊石灰岩,屬于沉積岩範疇。其主體成分仍以方解石為主(含量>50%),但含有5%以上的瀝青類有機物。
成分特征
結構特性 具有典型的石灰岩結構:
特殊性質
注:目前學術界更常用“含瀝青質灰岩”或“油源岩”等術語。若需更專業的地質資料,建議查閱石油地質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