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内阿米巴英文解釋翻譯、痢疾内阿米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moeba histolytica
分詞翻譯:
痢疾的英語翻譯:
dysentery
【醫】 dysenteria; dysentery; esocolitis; tormentum intestinorum
tormina Celsi; tormina intestinorum; vicho
内的英語翻譯:
inner; inside; within
【醫】 end-; endo-; ento-; in-; intra-
阿米巴的英語翻譯:
amoeba; amoebae
【醫】 ameba
專業解析
痢疾内阿米巴(lì jí nèi ā mǐ bā),英文名為Entamoeba histolytica,是一種寄生于人類結腸的緻病性原生動物寄生蟲,是阿米巴病的病原體。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術語定義與分類地位
- 中文名稱: 痢疾内阿米巴
英文名稱: Entamoeba histolytica
詞源解析:
二、 病原學特征與生活史
- 形态與生活階段:
- 滋養體 (Trophozoite): 活動攝食階段,直徑約 15-60 μm,依靠僞足運動。可分泌蛋白水解酶侵入腸黏膜,導緻組織溶解壞死(故名 "histolytica")。是緻病階段。
- 包囊 (Cyst): 感染性休眠階段,直徑約 10-20 μm,具 1-4 個核(成熟包囊為 4 核)。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強,通過污染的水或食物經口傳播。
- 生活史:
四核包囊 → 經口攝入 → 在小腸脫囊 → 釋放滋養體 → 移行至結腸 → 繁殖(二分裂)→ 部分滋養體在結腸下段形成包囊 → 隨糞便排出 → 污染環境。滋養體亦可侵入腸壁或經血流播散至肝、肺、腦等器官。
三、 緻病性與臨床表現
- 緻病機制:
滋養體通過其表面的凝集素粘附于腸黏膜上皮細胞,分泌穿孔素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溶解細胞外基質和宿主細胞,導緻組織壞死、潰瘍形成。亦可誘發宿主炎症反應。
- 主要疾病:
- 腸阿米巴病 (Intestinal Amoebiasis):
- 阿米巴痢疾 (Amoebic Dysentery): 典型症狀為腹痛、腹瀉(果醬樣黏液血便)、裡急後重。
- 非痢疾性結腸炎: 慢性腹瀉、腹痛、腹脹等。
- 阿米巴瘤 (Amoeboma): 慢性炎症反應形成的肉芽腫性腫塊,可緻腸梗阻。
- 腸外阿米巴病 (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
- 阿米巴肝膿腫 (Amoebic Liver Abscess): 最常見,表現為發熱、右上腹痛、肝腫大壓痛。膿腫内容物呈"巧克力醬"樣(液化壞死組織)。
- 其他: 肺膿腫、腦膿腫、皮膚或泌尿生殖道感染等(較少見)。
四、 診斷與防治
- 診斷:
- 病原學檢查: 糞便查滋養體或包囊(需與共栖的非緻病性迪斯帕内阿米巴 E. dispar 鑒别);膿腫穿刺液查滋養體。
- 血清學檢查: 檢測特異性抗體(適用于腸外阿米巴病)。
- 分子生物學: PCR 檢測特異性 DNA(最準确)。
- 影像學: 超聲、CT 等輔助診斷肝膿腫等。
- 治療:
- 組織内阿米巴殺滅劑: 硝基咪唑類藥物(甲硝唑 Metronidazole、替硝唑 Tinidazole)治療侵襲性腸病和腸外感染。
- 腸腔内阿米巴殺滅劑: 巴龍黴素 (Paromomycin) 或二氯尼特 (Diloxanide furoate) 清除腸腔内包囊,防止複發和傳播。
- 預防: 改善環境衛生(安全供水、糞便管理)、注意飲食衛生(不生食、不飲生水)、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
權威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痢疾内阿米巴(又稱溶組織内阿米巴,學名:Entamoeba histolytica)是一種寄生于人類結腸内的單細胞寄生蟲,是導緻阿米巴痢疾(腸阿米巴病)的主要病原體。以下為詳細解釋:
1.病原體特性
- 形态與生活史:痢疾内阿米巴有三種形态:
- 包囊:感染階段,通過污染的水或食物進入人體。
- 小滋養體:在腸道内以細菌和殘渣為食,通常不緻病。
- 大滋養體:侵襲腸壁的緻病形态,可溶解組織并形成潰瘍。
-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包囊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強。
2.緻病機制
- 大滋養體分泌蛋白水解酶破壞腸黏膜,引發結腸炎症、潰瘍,典型表現為暗紅色果醬樣糞便,帶腥臭味。
- 可能擴散至肝、肺、腦等器官,形成膿腫(如阿米巴肝膿腫)。
3.臨床表現
- 急性感染:腹痛、腹瀉(每日10~15次)、裡急後重,糞便含黏液和膿血。
- 慢性或無症狀:部分患者為帶蟲者,糞便中僅見包囊,但可複發或傳染他人。
- 暴發型:罕見但嚴重,表現為高熱、水樣血便,易并發腸穿孔。
4.診斷與治療
- 診斷:糞便鏡檢發現大滋養體是确診依據。
- 治療:首選甲硝唑等抗原蟲藥物,慢性感染者需徹底治療以防複發。
5.與其他痢疾的鑒别
- 細菌性痢疾:起病急,膿血便呈鮮紅色,裡急後重更明顯,病原體為志賀氏菌。
- 阿米巴痢疾:起病較緩,果醬樣便腥臭,全身症狀輕,确診需找到阿米巴原蟲。
“痢疾内阿米巴”是阿米巴痢疾的病原體,其緻病性與形态轉化密切相關。該病具有地域性(熱帶、亞熱帶高發),需通過衛生防控和規範治療降低傳播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