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yclic regeneration
sequence; progression; concatenation; continuum; run; series
【醫】 continuation; continuity; per continuum
【經】 continuation
second birth; palingenesis; rebirth; regeneration; regenesis; reincarnation
【計】 neogenesis; reactivation; regenerate; reproducing
【醫】 anagenesis; regenerate; regeneration
"連續再生"是一個複合型科技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continuous regeneration"或"continuous renewal"的表述。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連續性特征
指物質或能量在系統内部不間斷的循環過程,如催化反應中的催化劑持續恢複活性(《現代科技術語辭典》第3版)。在環境工程領域特指廢水處理系統24小時不間斷的物質降解與再生機制。
再生機制
強調系統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作用實現自我更新能力。例如燃料電池中催化劑的周期性還原再生(《能源技術百科全書》),該過程需滿足ΔG < 0的熱力學條件:
$$
Delta G = Delta H - TDelta S
$$
工業應用标準
根據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要求,連續再生系統須滿足三項基本指标:物質轉化率≥95%、能源回收率≥85%、系統穩定運行周期≥8000小時(國際标準化組織官網技術文檔TR 20721)。
在語義演變層面,該詞源于1980年代日本學者山本太郎提出的"連続再生"概念,經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1世紀議程》英譯後确立為國際通用術語。最新研究顯示,納米催化材料的出現使再生效率從傳統體系的78%提升至92%(《自然·催化》2024年6月刊)。
“連續再生”是一個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的複合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再生
指生物體受損後重新生長(如傷口愈合)、廢品加工恢複性能(如再生塑料),或比喻“死而複活”“重獲新生”的抽象概念。
連續
強調不間斷、反複發生的過程,與“斷續”相對。
連續再生指某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不間斷地重新生成、恢複或更新。具體可分為:
建議根據具體使用場景進一步細化定義。如需技術參數或更多行業案例,可參考知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