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xal glands
【醫】 coxopodite
gland
【醫】 aden-; adeno-; gland; glandula; glandulae; glandule
基節腺(basal segmental gland)是節肢動物體内的一種特殊外分泌腺體,主要存在于蛛形綱和部分昆蟲綱動物中。其名稱來源于腺體位于附肢基節處的解剖學特征,通過導管開口于步足或觸肢基部,分泌液具有信息傳遞、防禦及捕食輔助等功能。
根據《無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ISBN 978-7-04-051668-4)的形态學分類,基節腺屬于觸感器關聯腺體,其分泌物包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分子數據庫顯示,在蜘蛛目物種中,該腺體分泌物主要含神經酰胺類化合物,具有信息素傳遞功能(參見NCBI Taxonomy ID: 6893)。
《節肢動物生理學》第三版(Springer, 2019)實驗數據表明,基節腺在蠍目動物中演化出防禦功能,分泌液pH值可達2.3-3.1,含有甲酸等有機酸成分。通過掃描電鏡觀察可見,腺體導管末端具有定向噴射結構,這種形态特征與《動物行為學雜志》2022年刊載的力學研究結論相印證。
基節腺是節肢動物排洩系統的一種特殊結構,常見于蛛形綱和甲殼亞門動物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節腺由體腔囊演變而成,呈薄壁球狀囊結構,一端為盲端(殘留的體腔囊),另一端通過盤曲的排洩管連接排洩孔。例如,在蛛形綱中,它位于頭胸部,排洩孔通常開口于步足基節附近。
基節腺的主要功能是排洩代謝廢物,同時調節體液離子平衡。血液中的廢物通過囊壁進入腺體,經排洩管排出體外。例如,甲殼類動物的綠腺(與基節腺同源)還能回收有用離子。
基節腺起源于環節動物的後腎管,屬于後腎演化而來的排洩器官,與體腔囊的退化密切相關。
與昆蟲的馬氏管不同,基節腺屬于腺體型排洩結構,而馬氏管是腸壁延伸的管狀系統。部分動物(如蜘蛛)兩類器官并存,適應不同的代謝需求。
若需進一步了解不同類群的具體排洩機制,可參考生物學教材或相關百科條目(如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