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計件折舊英文解釋翻譯、計件折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unit depreciation

分詞翻譯:

計件的英語翻譯:

by the job; reckon by the piece
【經】 by the piece of work

折舊的英語翻譯:

depreciation
【化】 depreciation
【經】 depreciation

專業解析

計件折舊(Unit Depreciation)是固定資産折舊方法的一種,指根據資産的實際使用量或生産量來分攤其成本。該方法廣泛應用于制造業、礦業等依賴設備産能的行業,其核心在于将資産價值損耗與物理産出直接關聯,體現了“按使用付費”的核算原則。

定義與原理

在會計準則中,計件折舊屬于工作量法(Units-of-Production Method)的具體應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企業可依據資産預計總工作量(如生産件數、機器小時數)計算單位折舊額,公式為:

$$

text{單位折舊額} = frac{text{資産原值} - text{預計殘值}}{text{預計總産量}}

$$

每期折舊額則為實際産量與單位折舊額的乘積。例如,一台價值100萬元、殘值10萬元的設備,若預計生産90萬件産品,則每件折舊額為1元。

適用場景與優勢

該方法特别適用于損耗與使用強度高度相關的資産,如生産線設備、運輸工具或鑽井平台。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指出,相較于直線折舊法,計件折舊能更精準匹配成本與收益,尤其在産量波動大的企業中可避免利潤扭曲。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
  2.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3.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Depreciation Accounting Guidelines》

網絡擴展解釋

"計件折舊"這一術語并未被直接提及,但結合相關折舊方法的描述,可以推斷其屬于工作量法的一種具體應用形式。工作量法是根據固定資産的實際使用量(如産量、工時等)來分攤折舊費用的方法,適用于使用頻率不規律但可量化計件的資産。

具體解釋

  1. 核心概念
    計件折舊可理解為:将固定資産成本按預計總産量分攤,每生産一件産品即計提固定金額的折舊。例如一台機器原值10萬元,預計生産10萬件産品,殘值1萬元,則每件折舊額為: $$ frac{100,000 - 10,000}{100,000} = 0.9 text{元/件} $$ 當月生産1,000件時,折舊費用為900元。

  2. 適用範圍
    適用于生産設備、運輸工具等使用強度與産量直接相關的資産。例如:

    • 工廠生産線按産品數量計提折舊;
    • 貨車按行駛裡程計提折舊。
  3. 與其他方法的區别

    • 直線法:按時間平均分攤,與産量無關;
    • 加速折舊法(如雙倍餘額遞減法):前期折舊高,後期遞減;
    • 工作量法:完全依賴實際産量或工作量,更貼近資産消耗模式。

公式總結

工作量法(計件折舊)的計算公式為: $$ text{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frac{text{固定資産原值} - text{預計淨殘值}}{text{預計總工作量}} $$ $$ text{月折舊額} = text{當月工作量} times text{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參考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