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laser printing system
laser
【化】 laser
【醫】 laser
mimeograph; print; stamp
【計】 printing
system; scheme
【計】 system
【化】 system
【醫】 system; systema
【經】 channel; system
激光打印系統(Laser Printing System)是一種基于光電成像技術的高精度數字印刷設備,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激光束在感光鼓表面生成靜電潛像,再利用碳粉顯影和熱壓定影實現圖文轉印。從漢英詞典角度可分解為以下關鍵組件與流程:
激光掃描單元(Laser Scanning Unit)
由激光二極管、多面鏡旋轉馬達和透鏡組構成,負責将數字信號轉換為精确的光脈沖,在感光鼓表面掃描形成電荷分布圖案。該過程涉及"靜電成像"(Electrostatic Imaging)技術标準(ISO 19752)。
感光鼓(Photoreceptor Drum)
表面覆蓋硒或有機光導材料的金屬圓筒,通過"充電輥"(Charge Roller)施加-600V至-1000V均勻電荷,激光照射區域電荷消散形成潛影。材料特性符合ASTM F1842測試标準。
顯影系統(Development System)
"顯影輥"(Developer Roller)通過磁力吸附鐵粉載體與碳粉混合物,利用電勢差将碳粉精準附着于感光鼓潛影區域。碳粉粒徑通常為5-15微米(HP LaserJet技術白皮書)。
定影組件(Fuser Assembly)
采用180-200℃高溫滾輪加壓,使碳粉顆粒熔融滲透紙張纖維。熱敏電阻實時監控溫度波動保持在±2℃精度(Xerox專利US6427033B1)。
該技術自1971年施樂首台商用激光打印機問世後,逐步發展為包含"頁面描述語言"(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分辨率增強"(Resolution Enhancement Technology)等子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在辦公自動化、票據印刷、工業标識等領域廣泛應用。
激光打印系統是一種基于激光成像技術的數字化打印技術,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激光束在感光鼓表面形成靜電潛像,再通過墨粉吸附和熱壓定影完成打印。以下是詳細解釋:
數據處理
計算機将需打印的内容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通過光栅圖像處理器生成位圖()。這一過程決定了打印内容的精确布局。
激光掃描與靜電成像
激光束根據位圖信號對感光鼓表面進行掃描,被照射的區域産生靜電電荷,形成“靜電潛像”()。這一步驟類似複印機的電子成像轉印技術。
墨粉吸附
帶靜電的感光鼓吸附帶電墨粉(單色為黑色,彩色為CMYK四色),将潛像轉化為可見的墨粉圖像()。
轉印與定影
墨粉通過靜電作用轉移到紙張表面,再經高溫熱輥(約200℃)加壓熔化,永久固定在紙上()。
該技術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首台商用激光打印機由施樂公司于1971年推出(),标志着辦公自動化的重大進步。
如需更完整的設備參數或技術演進曆程,可查閱中企動力()或太平洋IT百科()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