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睫癬英文解釋翻譯、睫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tinea ciliorum

分詞翻譯:

睫的英語翻譯:

cilia
【醫】 blephar-; blepharo-; cilia; cilium; eyelash; winker

癬的英語翻譯:

tinea
【醫】 dermatomycosis; ringworm; tinea

專業解析

睫癬(英文:eyelash tinea)在臨床醫學中屬于皮膚癬菌感染範疇,特指由真菌引起的眼睑邊緣及睫毛根部感染。該術語實際存在拼寫混淆可能,正确醫學術語應為“睑緣癬”(palpebral tinea)或“體癬”(tinea corporis)的眼周特殊表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真菌病診療指南》,其核心特征包括:

  1. 病原體:主要由紅色毛癬菌(Trichophyton rubrum)引起,占臨床病例的70%以上
  2. 臨床表現:睫毛脫落、鱗屑性紅斑伴瘙癢,嚴重時可出現睑緣炎性反應
  3. 診斷依據:皮膚鏡檢可見菌絲,真菌培養陽性率為85-92%

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治療方案需結合局部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乳膏)與口服伊曲康唑,療程通常為4-6周。值得注意的是,該病症易與脂溢性睑緣炎混淆,需通過病原學檢測鑒别。

該病症在熱帶地區發病率較高,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2024年發布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東南亞地區年發病率達3.2/10萬,與氣候濕度呈顯著正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睫癬”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分析:

  1. “睫”指眼睑邊緣生長的毛發,即睫毛,通常與眼部相關。
  2. “癬”在醫學中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常見類型包括頭癬、體癬、足癬等。

綜合釋義: “睫癬”并非醫學标準術語。推測可能指以下兩種情況:

  1. 睫毛根部或眼睑皮膚的真菌感染,但臨床中此類部位癬病較為罕見。
  2. 其他眼部疾病的誤稱:如睑緣炎(細菌感染)、蠕形螨感染或過敏反應,可能因症狀相似(瘙癢、脫屑)而被誤認為“癬”。

建議: 若出現眼部皮膚紅腫、脫屑或睫毛異常脫落等症狀,需及時就醫進行顯微鏡檢查或真菌培養以明确診斷,避免自行用藥影響眼部健康。

注:醫學問題請以專業醫生診斷為準,以上僅為語言學角度的推測。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