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erasus triloba; Prunus triloba Lindl.
截形榆葉梅(學名:Prunus triloba var. truncata)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為榆葉梅(Prunus triloba)的變種。其名稱中的“截形”描述葉片基部或頂端呈現平截狀的特殊形态特征,“榆葉”指葉片形似榆樹葉,而“梅”則體現其與李屬植物的親緣關系。該植物英文常譯為Truncate-leaf Flowering Almond,強調其截形葉片的觀賞特性。
植物學特征
葉片為寬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6厘米,葉緣具粗重鋸齒,部分變種葉片基部呈明顯平切狀(截形)。花期集中在春季(3-4月),花朵密集,單瓣或重瓣,粉紅色至深紅色,直徑2-3厘米。果實為近球形核果,成熟時紅色,但栽培品種常因重瓣化導緻結實率低。
分類與分布
該變種由中國植物學家在20世紀中葉命名,主要分布于中國北部及東北地區,常見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向陽山坡。其模式标本現存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館(PE)。國際分類數據庫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PoWO)将其歸類為榆葉梅的形态變種。
園藝價值
作為早春觀花植物,截形榆葉梅被廣泛用于城市綠化,尤其在溫帶地區的公園和庭院中。其耐寒性(USDA抗寒區4-8)和耐旱性使其成為北方園林的重要樹種。北京植物園曾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截粉’‘截霞’等重瓣品種,花期延長至20天以上。
關于“截形榆葉梅”的解釋如下:
截形榆葉梅是榆葉梅的一個變種,屬于薔薇科李屬(學名:Prunus triloba)。其名稱來源于葉片前端呈“闊截形”(近似三角形),與普通榆葉梅的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片不同。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地區,是寒冷地帶園林綠化的常用觀賞樹種,常用于公園、庭院種植,具有較高的景觀價值。
需注意榆葉梅的學名在不同文獻中可能标注為Amygdalus triloba或Prunus triloba,均為薔薇科植物。網頁中提及的“榆樹科”分類(如)存在錯誤,應以權威來源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