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ebit distribution
【經】 charge; charges; debit; debit item
allocate; allot; assign; consign; disburse; dispense; distribute; portion
【計】 ALLOC; allocate; allocating; assignation; distributing point
【化】 distribution
【醫】 distribution; partition
【經】 absorb; allocate; allocation; allotment; apportionment; assign
assignation; distribute; distribution; repartition
借項分配(Debit Allocation)的漢英詞典解釋與會計實務解析
借項分配指在複式記賬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中,将一筆交易或費用的借方金額(Debit)按特定規則分攤至多個會計科目或成本對象的過程。其核心目的是實現費用的精準歸集與成本核算,确保財務數據的準确性。
多科目分攤
當一筆支出涉及多個受益對象時,需按比例拆分借方金額。
示例:企業支付辦公室租金¥10,000,需按部門面積分攤至“銷售費用-租金”“管理費用-租金”等科目。
分錄示例:
借:銷售費用-租金¥6,000
管理費用-租金¥4,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成本核算中的分配規則
制造業中常見于間接費用(如水電費)的分配:
借:生産成本-A産品[分配金額]
生産成本-B産品[分配金額]
貸:制造費用-水電費[總金額]
借項分配聚焦借方科目的分攤(如費用、資産增加),貸項分配則針對貸方科目(如收入确認、負債分攤)。
借項分配是費用分攤在會計分錄中的具體實現形式,強調賬簿的借方記錄。
第9條明确會計要素确認需遵循“權責發生制”,借項分配是實現費用匹配原則的關鍵操作。
IAS 2 "Inventories" 要求間接生産費用通過系統方法分配至存貨成本(§10-12),實踐中依賴借項分配執行。
《中級財務會計》(吳水澎主編)第4章詳述費用歸集時借項分配的科目設置與計算方法。
注:以上内容整合會計理論框架與實務操作規範,術語定義及流程描述符合專業共識,引用來源為國内外權威準則及教材,未提供鍊接因具體條款需查閱官方出版物或數據庫(如財政部準則原文、IFRS官網)。
根據會計記賬原則,“借項分配”通常指在複式記賬法中,将借方金額合理分配到對應賬戶的過程,以确保交易記錄的準确性和借貸平衡。以下是具體解釋:
基本概念
在複式記賬中,每筆交易需同時記錄借方和貸方,且金額相等。借項分配即根據業務性質,将借方金額分配到對應的資産、費用等賬戶中。例如:公司購買設備(資産)和原材料(資産)共花費2萬元,需将2萬元拆分到“固定資産”和“存貨”兩個借方賬戶。
應用場景
操作原則
需遵循匹配原則和一緻性,确保分配依據合理(如按使用量、工時比例)。例如:廣告費若同時推廣多個産品,需按各産品受益比例分配。
與貸項的關聯
借項分配完成後,貸方需對應記錄資金來源(如現金減少或應付賬款增加),保持借貸總額相等。
示例:公司用銀行存款支付運輸費500元(借:運輸費)和包裝費300元(借:包裝費),貸方統一記錄銀行存款減少800元。此處借方分配至兩個費用賬戶,貸方合并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