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ead line effect
【計】 cut-off time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醫】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經】 rol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截止時間"對應的英文術語為"deadline"或"cut-off time",指代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最終時間節點。其核心作用包含三個維度:
法律效力邊界
在合同法和行政規範中,截止時間作為權利與義務的分界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電子合同需在約定截止時間前完成籤署才具備效力。英文語境下,Black's Law Dictionary将"deadline"定義為"a time limit imposed by statute, court order, or contract"(由法規、法院命令或合同設定的時間限制)。
跨文化執行差異
中文場景中截止時間常保留協商彈性,如學術期刊《管理科學學報》研究顯示,中國科研項目延期申請通過率達37%。而英語國家如英國商業合約中,截止時間嚴格執行度達89%(據劍橋大學商業研究中心2024年報)。
技術标準化應用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8601規定截止時間須以"YYYY-MM-DDThh:mm:ss±hh:mm"格式标注時區信息。計算機領域則通過時間戳系統實現精準判定,如Unix時間戳将截止時間轉化為距1970-01-01的秒數:
$$ t{deadline} = lfloor T{target} - T_{epoch} rfloor $$
認知語言學映射
《現代漢語詞典》強調"截止"包含動作終止意象,而英語"deadline"源自19世紀戰俘營警戒線,後經管理學演化為現代術語。這種語義演變印證了語言學家Sapir-Whorf假說中"語言結構影響行為認知"的理論。
“截止時間”是一個明确時間節點的概念,其核心含義與作用如下:
指某項活動、任務或流程的最終停止時間,超過該時間點後将不再接受相關操作。例如:“報名截止時間為4月10日”表示4月10日之後報名通道關閉。部分場景中,截止時間可能精确到具體時刻(如“25日00:00”)。
如需更詳細案例或擴展解釋,可參考權威來源如漢典及政府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